然老师,今年78岁,1964年参加工作,1997年退休,33年,她把自己的爱全部奉献给了乡村。
1961年初中毕业的她,听从家里的安排,读龙溪师范学校师范专业,毕业后,由教育局分配回自己家乡的中心小学当老师,从此,她就一直坚守在这所学校,期间她教过语文、数学,缺老师的时候,还包过班,就是啥都教,还当过校长。
她的第一次教书是一年级语文,她说过去当地没有幼儿园,孩子们都是直接上一年级,而且过去父母基本不识字,所以孩子们啥都不懂,她们得教孩子们握笔,而且是手把手的教,刚开始是教拼音,不过教了一个月不到,就被学校调去教五年级语文,原因是那个老师产假。由一年级马上到五年级,一开始她有些适应不了,不过经过一学期的磨合,她慢慢适应了。
过去条件特别艰苦,没有灯,没有电视,没有通讯设备,也没有住宿,而且每年她们都要去村里挨家挨户的招生。以前上课时间是5.5天,即周一至周六上午。有些比较穷的家庭,周六上午就会出现学生没来上课,原因就是帮爸爸妈妈干农活。对于这种家庭,每学期她们都会多次家访。
过去没有练习册,也没有现如今的打印机复印机等。她们布置作业都得自己亲自雕刻,然后再去油印。
过去生活特别贫苦,她还清晰的记得她的第一年工资是33元,一年后转正,工资涨到38元,38元一领就是12年,12年后,工资是64.5……
面对这么低的工资,面对这么艰苦的条件,她依然在这所小学坚守了33年。
她说这33年里,她没有打过骂过学生一次,她也基本不生气,她用她的耐心,用她的爱来感化学生。对于个别没有做作业的学生她会询问原因,而后耐心的辅导他们做作业,有时会家访。她还告诉我,当老师千万别生气,更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要有耐心,要有爱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