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和我爸一起去一个很多年没去的老房子收拾东西。
上一次有这样的经历,应该是我很小的时候,跟爸爸去收拾爷爷的父亲或是爷爷的祖屋。
年代久远,我已不记得自己和父亲当年的心情是如何了。
但这一次,我和父亲的心情,还是新鲜滚烫的。
事情的起因还是凑巧上周我回去看了看这老房子。
说到这老房子,那是我在外地上小学的时候,母亲担心我一个小屁孩在那边寄宿,便说服父亲,甚至还拉上小姨姨夫一起去学校附近一个新楼盘买了两套房子。
然而那里的开发商非常不靠谱(现在也已经完全破产没了),交楼严重延期,甚至最后干脆烂尾,把前期已建成但本是预留的一套复式房子换给了我们两家……
这家在那时候看来也挺好的,在市里饮用水源的河边上,依山傍水,又有很大的阳台……
就是天然气不通,也没电梯,但那时候他们都年轻,我也小,便也无所谓。
这次去那老房子,一进门,便满眼都是父母对我宠爱的痕迹。
当年流行的滑板车,遥控飞机,投影机,游戏机,我喜欢的各种棋……在家里各个角落蒙灰。
还想起当年在这里喝到一种我觉得名字很酷炫的草药的汁,叫紫贝天葵。印象中和桑葚汁有点像,但应该……区别很大吧。
上了二楼,我家多年来对于秋千的“执念”、放在阳台的那个秋千椅,已经锈得根本不敢往上坐了。
二楼还有书房,那便是父亲当年的小天地,如今他的藏宝阁了。
我在里面翻出了父亲大学时他主理的文学社刊物,他年轻时行医的笔记,还有他的朋友、学生给他写的贺卡,以及一些黑白的老照片。
剩下的很多东西,就是我看不太懂,得让他来看看的了。
所以有了今日之行。
于是,那堆宝藏里面到底有什么呢?
有父亲的先进工作者的奖状、有他参与出版的校刊、他出来做生意后做成的第一单大生意的单据、他和当年的伙伴们一起做的项目的项目书、他在职考研以及读MBA时的笔记和资料、还有他写的小说、练字的草稿……
每一样,都是他从80年代一直到本世纪10年代之间,总共三十年的记忆碎片。
是他精彩一生的无数证明。
里面还有很多他血气方刚年少气盛的证据,我问他,这些也要留吗?
父亲皱眉看了一眼,摇摇头:
“不留,老了。”
我鼻子一酸。
看向父亲依然帅气有气质但早就沧桑不已的脸,他那曾经乌黑发亮茂密,如今却闪着银光的头发……
四十四年,不过转瞬间。
虽然这些宝物只到10年代前,但站在这堆宝物中的我,何尝不是他这些年来的另一份证明呢?
时间都去哪儿了?
都去了孩子们的身上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