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我的书架前,手指在书脊上划过,直到碰到柴门文的那套《东京爱情故事》。她很诧异地问我:《东京爱情故事》大概是93年左右电视里播放的,你也看过?那是我们年轻时候看的。
这是写年华的第一位付费客人,也就是标题里的70后,至于标题里的90后不言自明,是我啦。我们就叫她汪女士吧,汪女士是上海本地人,住到我这儿,既非旅游,也非出差,纯粹是借宿,因为她家就在附近,家里来了客人,家里的房间安排给客人住了,她自己就在网上找短租,看到我这里有房间就过来借宿一宿。
「烟搭桥、酒铺路」,这是上一代人的社交方式,这种方式很土很落后很不健康,可悲的是,在很多场合,烟酒依然是主要的社交载体,即使在上海这样现代的城市。不过,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客厅里有一个书架,上面有点书,大概是100本不重样的还算博杂的书。在我和客人闲聊一段后,无话可说即将冷场之际(毕竟我不是收音机嘛,说话多累呀),我就会来上一句:这里有点书,你可以随便看。请君自便,我玩我的了。
和汪女士闲聊一番后,果断抛出这招,于是,她就在书架前流连。在谈《东京爱情故事》之前,我说说她挑过哪几本书。第一本是《「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写作技巧的书。她看了一会,估计觉得枯燥,很快放下。确实挺枯燥的,而且据我的真实体会,里面的技巧不适合今天的公众号写作,当然里面技巧很好,用这些技巧写出来的文章,也值得称道。只是现在互联网阅读环境大体是个大粪繁荣的环境,有人爱吃大粪,有人卖力生产。第二本是《吴敬琏传》,汪女士看到这本情绪高涨,显得很兴奋,她从事会计工作,肯定学过经济学相关专业,对于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难免敬仰。第三本是《此地不宜久留》,「正午」出的这第二套书,名字取得真好,当然内容也是一如既往的好,后来这本书是汪女士看的时间最长的书,一直看到11点50多。
说到这套《东京爱情故事》,我觉得我作为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的粉丝,还是相当自豪的,因为这套书是去年后半年上市的,我应该是第一批买到这套书的中国读者。由于我在微博上关注了《东京爱》这套书的编辑,一位不知名的编辑,在书没上市之前,就已经大概知道什么时候上市了。
汪女士看到这套书并且知道我看过这部电视剧很惊讶,惊讶的是,这部1993年前后热播的电视剧,现在90后的年轻人居然也看过!曾经有段时间我一度以为很多年轻人(泛指85后)看过这部剧,因为关于赤名莉香(《东京爱》女主)、关于《东京爱》的文章常能刷屏。记不清是去年还是今年上半年,有一条《东京爱》要拍续集,莉香如何如何的消息在我朋友圈散播过,我朋友圈有几个小姑娘就转过,至于她们对《东京爱》的喜爱,是不是叶公好龙,我就不得而知了。昨天我又问了一些朋友关于《东京爱》的印象,大部分人似乎根本不知道。看来,看过《东京爱》的年轻人不太多。
《东京爱》里,赤名莉香这个角色真是深入人心,不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特别喜欢她。该剧结束时,女二号一哭二闹三上吊,哦,闹和上吊没有,总之扮柔弱,把男一号永尾完治留在身边,莉香的爱情破碎了,据说,愤怒的日本民众将怒火对准了女二号的扮演者,如果在街上遇到,肯定是恶语相向。汪女士提到莉香时,用了多次「率直」这个词,我琢磨了一下这个词,没错,可是我心里的感觉是复杂的,率真、率直不足以形容她。对于爱情,对于人生,我觉得「豁达」更适合她,也许也不准确。还是上一张她的图,一图胜千言。
赤名莉香.jpeg
这是电视剧里的莉香,演员铃木保奈美。
对比一下,电视剧和书籍,会了解更多莉香和丸子童年的故事。书里的丸子比电视里有意思的多,电视里的太木愣了,书里鲜活很多。
这套书,准确地说是这套漫画,既然是漫画,就说明需要阅读的文字不多。漫画画得很有意思,但是在日本,柴门文的画技既不高超,也不唯美。与很多以画少男少女爱情出道的漫画家不一样的是,她的作品多是关于成人爱情的,而她的作品又能这么打动人心,我总觉得和她哲学专业背景有关。没错,柴门文是学哲学的。
我在上海租了一套三室的房子,自住一间,另外两间短租给天南地北路过上海的人。将会在这里记录短租生活里的点滴故事,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