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之所安即为家

心之所安即为家

作者: 石不时放松一下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17:09 被阅读0次

我住的这个小区离繁华的闹市不远,却保持了一份静谧。它由六栋圆柱形的高楼组成,高楼是米白的,有点像麦当劳卖的蛋筒冰激凌的蛋筒,能够将它和其他小区区分开的是那些阳台,它们像半个豌豆一样整齐的镶嵌在高楼的周围,上面没有上海式的“彩旗”,但偶尔会有绿色的枝叶伸出。阳台由长方形的玻璃幕墙相连,在阴影里像是镶嵌的墨玉。

小区里有四个游泳池,最大的那个像是伸展的翅膀,在高楼的阴影下荡漾着忧郁的蓝色。另外两个较小的泳池是给不同年龄的儿童准备的,因此颜色是浅蓝的,透亮的。最后那个泳池后来成了我父母的最爱,不光因为它的温暖,还因为它就在木棉树丛的旁边,随时都有紫色的花朵飘落下来。

小区里的植物很多,高高矮矮的布满在各处,它们有的是高耸的槐树,深绿的枝叶伸向天空,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曾经的绿皮车;更多是低矮的灌木,刚长出一层嫩绿的幼芽,像是小羊嘴里的嫩草,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随着季节的变化点缀其中,让整个小区花花绿绿,生机盎然。

小区里住的人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的皮肤黝黑如碳,有的棕黄如油,还有很多事白色中带着雀斑,配上不同颜色的头发,每到傍晚,他们就都聚在泳池旁,和小区里的花花草草争奇斗艳。

搬到这个小区最深的印象还不是这些,而是它的味道。

刚被带进楼下的大厅,我就被一股混杂着地板蜡和香料的味道包围了,让我立刻想起了海边的度假酒店。走向电梯时我撇见了镜台前的紫色胡姬花,这更加深了我身处异域的感觉。布置好家具,躺在熟悉的床单上,我凝视着天花板,脑中回想起这些年去过很多城市,住过的地方,但心中涌起的不是四海为家的胸怀,而是身处异国他乡的不安。

一次泳池边的经历更加剧了那种疏离感。那是我正陪儿子游泳,穿着蓝白相间制服的小区管理员冲我们高喊,问我们是住在这个小区里的吗,是住在那栋楼。

当时的感觉有点发蒙,不光是因为还没记住自己的楼号,还因为脑中跳出了要干点什么证明自己的念头,或许把自己整容成李嘉诚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后来我那个穿的像火车检票员一样的人挥舞了一下门禁卡,她却笑着说,我只是问一下,因为以前没见过你。

脆弱而敏感的佐证不只这一项,那时的我总是不自然地躲开清洁员的问候,看着泳池边躺椅上的人的眼神也是飘忽不定的,甚至乱穿马路的传统习惯都没能保持。怪不得曾听人说旅行的人往往会提高当地的文明程度。

一年以后我才渐渐适应,不再把平常的话语和眼神视为对我的审视和评判,对那些用奇怪口音发出问候的管理员,我也只是点头微笑,不再把门禁卡当车票一样挥舞,对于泳池旁穿比基尼的各色美女也可以平静地欣赏了。

期间外面的世界并没有何不同,只是自己完成了一次半马,写完了一部小说。内心的强大就这样突然发生了,虽然仍无法把这个美丽的地方看作是家,但心之所安,住在哪里已经不再重要。

相关文章

  • 心之所安即为家

    我住的这个小区离繁华的闹市不远,却保持了一份静谧。它由六栋圆柱形的高楼组成,高楼是米白的,有点像麦当劳卖的蛋筒冰激...

  • 心之安处即为家

    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境清晰,醒来依然记得清楚,因为在梦中我是那样觉得不公平。 我梦见他在我们分开的两年时...

  • 心之安处即为家

    过年在家跟爸妈唠家常时,妈妈说哪个亲戚家的闺女小时候就有些与众不同,村里有人预言说长大了肯定在本地呆不住,果然说准...

  • 家—心之所安

    从2月份到工作地直到端午,工作地待了4个月后,终于可以解禁回家啦!三天的假期来来回回,虽有些忙碌,但感觉内心踏实。...

  • 大道至简

    芸芸众生,来去匆匆 繁华人间,再寻世欢 心之所向皆为處安 心之所指皆为一世 身之所处皆为一宿 心之所悟即为心灵净土...

  • 心之所困即为牢笼,心之所驻即为城池

  • 心之所安便为家

    窗外又下着雨,雨丝仿若垂帘,盖住了这眼前的事物,朦朦胧胧的,看得并不真切。这雨,像一根丝线,系着我和家,一端是独...

  • 心之所安处既为家

    国庆小长假,带着好大好大的迷茫 压力 委屈难受等等复杂的感情回的家。对教育孩子的焦虑,对自我的不认同,在上海我几乎...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欧楷练习day2》

    心之所安,勿忘初心!

  • 心之所安

    心之所安 大连,这座城市,有湛蓝清澈的大海,也有繁华璀璨的高楼。可是这座城市对于安心之来说,疼痛大过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之所安即为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ho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