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作者.遇见星语
《担忧》
现在的孩子们真是让人忧心,尤其是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正处青春叛徒期,有很多问题出现。
这不又一名学生因在家与父亲口舌,就一气跑出去了,这个点也没到校,也没回家。家长焦急万分,话说的又快又大声,焦急中又生气又无奈,我们也鞭长莫及。具体什么原因,从她父亲零乱的话中得知。
孩子昨天与朋友出去玩,很晚才回家,教训了一顿,大概嫌父亲话说的不好听,顶嘴,又被挨了一巴掌。结果。。。其实事情根本没有多大。女儿回家迟了,可以先道歉再说明原因,下次不再犯了,即使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提前打电话通知家人,让父母放心。
再者作为家长当孩子对你说要出去玩时,你就必须将你的态度、要求准确无误地说给孩子听,让她(他)知道。
退一步即使你当时有事没表达清楚,孩子回家了,也要压作火气与她说,中学生正是青春叛逆期,要好好引导。在家里家长就要承担教育引导的责任,到了学校老师主要是传授知识,具体怎么做人主要责任还是在家长,从小孩子就生活在身边,言传身教!当然了,学校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也是一个高二年级的,都上晚自习了,年级部主任打电话让我们到各宿舍里查找一名叫唐芸(化名)的学生,说家长打电话问是否到校了,而登记处并无她的签到。结果找遍整个二号楼也没见人,最后家长在外面酒吧里把人拽出来了。她压根就没返校。
原来她谈恋爱了,男朋友是外校的学生,两人约好了,趁各自返校时间去酒吧玩。
学校是严禁谈恋爱的,一经发现先找谈话,劝其分手,要求集中精力学习,这个前提是必须都是本校生才能发现蛛丝马迹。
这招不起作用,又发现马上通知家长带回去教育。
遇到孩子早恋的家长,必须跟孩子耐心分析眼下主要任务是什么,明确告诉孩子早恋的危害。假如孩子不能接受,仍然坚持并且认为是真爱断不了,那么就帮孩子规化一下时间,妥善处理好感情问题,不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必要时试着接受孩子的早恋,让她(他)以此为动力,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将情感放在第二位。还可以对他(她)设置一个目标,比如在年级或班上名次进到几或十几,这个目标可以稍提高点,不能让他(她)轻易达到,必须要经过努力后才能得到。
这里我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我家孩子(男孩)曾在高二时遇到了这样的事。两人是同班,女孩子成绩优秀,他的成绩平平,但人长的一长二大,一米八多,相貌堂堂,浓眉大眼,人仗义,好打不平。怎么就谈上了这里就不说了。我只讲得知这件事的处理方法。说实话,当时得知后非常生气,但我压制住怒火。听他怎么说,他说是她找他的,还说她妈妈也知道这事,并且没有反对。我就问他怎么想的,他说她学习好,人也漂亮,讲话声音也好听。总之就是她什么都好。
”既然她这么好,那你有什么值得人喜欢的,学习吗?在班上都是在后十名内。”我不适时机地打击他。
他沉默了。
”要想这段感情有结果,最起码你要与她在同一水平线上。”
”她是年级第三,我们班第一。”
”哪又怎么样?!只要你肯下劲,一定能学好。”
从此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放学后再也不偷偷去网吧打游戏了,常常见他上厕所也带着英语书。看到他的变化,我再也没问过他与她还是否在谈恋爱了。
他的成绩一路上升,当然有我的功劳,我辞去了公司职务,回家专职陪读(他越来越忙,我上班也忙,他常常买方便面吃,为了他的学习身体,我辞职了),后来才知道还有她的功劳,可能绝大部分都是她的功劳。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终于考上了大学,她也报了他的同一所大学。
当然了,这是个案,只能说明有时候接受利用好了,坏事也能促成好事。
还有一个叫邓玲的学生因父病逝,从此性格大变,听她母亲说原来活泼开朗,喜欢唱歌,自从她父亲走了,再也没唱过歌了,人也变得沉默寡言,并且多疑,总是怀疑她母亲不喜欢她,与人说话两言不合就摔东西发脾气,还有自残自杀的念头,她的腕上现在还有刀疤。
她的母亲说时眼泪汪汪,她说孩子与她爸感情非常好,与她反而平淡些。现在俩人关系比她父刚去世时稍微好点,但是凡事都要依着她,生怕她生气不高兴。连单位有人介绍她男朋友也都拒绝见面,更不要说再婚。原因就是怕女儿受委屈,宁愿自己孤独寂寞。我听了不知说什么好,凡事都依着孩子一味放纵就是好办法吗?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后半生是否合适呢?还有即使你这样做孩子赞成吗?
”她都十七岁了,为什么不与她好好谈谈呢?听听她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最后我还是忍不住说了两句。
这些中学生真的让人担忧。
而这些事情并不是某个别学校或某个别地方才有的。是一般地方都存在的,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希望家有青春期儿女的父母们,都能与孩子们好好沟通。另外在孩子小G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到你孩子身上,所以一定要从小就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个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