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第一,我在网上与人交流唐诗时,总有网友反应根本读不懂,要求讲创作背景及作者当时境况,使我常有读诗如治史的错觉。且不论因诗存人及史料语焉不详的诗人,即便是有年谱的诗人也没有能准确到每首诗都能准确安排到一个具体时间段内,如果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钩沉史料,于读诗当然有辅助之功,但读诗的难度也成倍增长,使人兴趣缺缺。我时常想诗作为文字,有文章的特点,现代人读文章好像无需探究创作背景和作者境况,难道真的是唐诗离我们太远,非如此不能读?还是我们没有很好的掌握唐诗的一些结构特点,阻碍了我们探寻唐诗的文本本身?在本人近二十年读诗写诗的过程中,感觉第二种情况才是我们读不懂唐诗的更大障碍,本内容即试图通过本人总结的一些方法,解决一些人读不懂唐诗的问题。
第二,全唐诗约近六万首,唐诗三百首所占者仅区区百分之五,面对一个如此大的宝山,很多人可能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进山寻宝,只能任由宝藏蒙尘,见此情此景,本人深感惋惜。故本人欲披沙拣金,使唐诗这个宝山中更多的华章,能为人所知。故本内容尽量选择一些不那么知名的优秀作品来作为分析讲解对象,一来欲使优秀作品不至于长期埋没无人问津,二来正是这些不知名的优秀作品更缺乏各类解读与赏析,需要有人来予以解析。本人愿抛砖引玉,对它们解读一二,使更多的唐诗能走进大家的生活之中。
第三,每一个喜爱诗词的人,在读唐诗之余,都有一股喷薄的作诗欲,但苦于唐诗创作规则较多,很难快速一一掌握。而欲写出合格的作品,必要先理解唐诗创作的规则,理解规则的捷径——善读唐诗。本人欲在读诗过程中,逐步讲解唐诗的一些基本创作规则及技巧。寄望大家能通过观看本内容,写出四平八稳的格律诗作品。
最后,解读均为本人一家之言,必有偏颇疏漏之处。也欢迎各界朋友不吝赐教。
内容简介
作为唐诗可讲处千头万绪,但作为课程却不能信马由缰。故本人思考就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本次课程的主讲内容,分别如下:
1、解题
就我自己读唐诗的体验来看,唐诗的题目及小序(大部分唐诗作品无序),是理解唐诗文本的入口,甚至很多作品的内容与题目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读诗之前能读懂题目,对于理解唐诗文本本身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很多人读诗是不太在意题目的,大部分人会背唐诗本身,但题目也同时能背的并不多。由于对唐诗题目的忽视,在理解唐诗文本上,自然就会打一定的折扣,所以本内容以解题始,务求观者能重视唐诗题目,以此来打开唐诗的大门。
2、格律
众所周知,诗从上古祭祀乐曲歌舞而来,从出生第一天起,就既有文学性又有音乐性,是二者合一的艺术形式,无论历经多少朝代我们都顽强的保留了诗歌的这两重特性,说明此事受到了所有喜爱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人的认可,这种认可是自觉的,而不是哪个王朝和皇帝强迫的,所以要想格律诗作品得到大多数喜爱诗词同仁的认可,格律是不可不知的,也是需要自觉遵守的。本内容会尽力把在读诗和写诗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格律问题进行串讲,务求观者可通过学习,进行合格的格律诗创作。
3、起承转合
大家在小学时代开始学写作文的时候,都知道文章是要有一定要素与结构的,比如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同样的,诗歌作为一种文体,虽然有其自身特点,但也是遵循文章基本要求的,也会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结构可循,而起承转合就是格律诗的一个总括式的结构,诗句与诗句之间都会依照起承转合的要求进行安排布局,并互相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内容务求讲清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及诗句间的区别与联系,让观者可以从结构上把握每首诗内容的布局安排,理解诗句对全诗的支撑,打通诗句间的脉络,从而更顺畅的理解诗意,并指导自己的诗歌创作。
4、对偶、比兴
格律诗,一般采用兴起比收的形式来创作起句(第一句)和合句(第四句),这种方法直承先秦,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不二法门,甚至于对各地民歌都有一定影响。而对偶也同样是格律诗,尤其是律诗,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诗歌中的对偶却与对联中的做法略有不同。本内容务求在读诗过程中分析清楚诗中比兴及对偶的运用,让观者能在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使用所学为作品增色。
5、物象、意境
唐诗中会出现很多事物的描写,这些事物都会成为传情达意的载体,而不同事物由于有前代作者不断的在诗文中使用,会有含义堆叠现象,使一个普通的词语,有了超越其本意的其他意象(注意不同于典故),这些物象通过与各种动词的组合就产生了优美的唐诗意境。本内容务求在读诗过程中,讲解清楚物象的多重含义,和动词与物象组合所打造出的意境,提高阅读者的欣赏水平,并为创作者找到一些炼字的方法。
6、其他
某诗所独有的一些需要介绍的内容。
由于本人无法把握观者水准所以拟前十六期,以零基础为起点设置内容,之后如希望了解更多深入内容,本人可对内容进行调整。希望观者能从这套内容中有所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