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睡在床上,我握着发烫的手机,干涩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屏幕,单手熟练地在资讯平台上刷来刷去,漫无目的地查看一周或一年前的新闻。偶尔跳出的推荐视频尽是一些女孩搔首弄姿的直播,滥长的专栏文章尽是些不负责任的口水话,夜间模式下的光线虽然很弱,但总觉得某种看不见的射线正穿过我的视网膜,突然感觉身心疲惫。
我退出刚刚下载没几天的资讯平台,在心里骂了一遍什么玩意后,毫不手软地把它给卸载了。
所有资讯食之无味,专栏文章毫无营养,乱七八糟的推送和广告一遍遍地骚扰,简直是在浪费我宝贵的睡眠时间。
虽然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没有逃避速食文化的办法,但人们总有选择的余地。
当年没有手机,照样很开心,而且绝对比现在要充实。至少那时不会有机会沉迷于网络,也不会关心昨天朝鲜是不是又进行了核武器实验,更不会惦记自己游戏角色的等级是否已经下跌。
比起这些,似乎晚餐吃什么要显得更为重要。
我突然想听些歌,这样好让我的眼睛可以休息会儿。眼睛累了,所以该让耳朵来分担些疲惫了。我打开了音乐播放器,在音乐台的新榜单和新歌单里慢慢地游荡,搜索着合乎兴趣的歌曲。在系统推荐的歌单里,我听了几首声称很对我口味的歌,虽然没那么差,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华丽的音符不断地刺激着我的耳膜,千篇一律的歌词索然无味,号称最懂人心的歌曲,还不如上个世纪发行的安眠曲让我觉得舒心。
找不到喜欢听的新歌,于是我便在回忆里面寻找那些年我曾听过的歌曲,期待它们多少能缓解我的疲惫。我搜寻着小时候校园里放的儿歌,童年看过的动画片或电视剧片尾曲,当年家里的DVD碟片里的老歌,还有初中直板机里存储过的过气歌曲……
我尽可能地回忆,在音乐播放器里一一地搜索着很久以前听过的歌,一首一首地听。
闭上眼睛的时候,熟悉的旋律回荡在我的耳道里,熟悉的画面闪现在我脑海里,音乐仿佛让我回到了过去。
你也知道,老歌勾起回忆的力量总是异乎寻常地强大。
这首是我小学放学后,校园广播里常播放的,它每天都会陪我走完放学回家的路途……这首是儿时父亲常在家里用DVD播放的,父亲总坐在沙发上跟着哼……这首是当年很喜欢的一部电视剧的插曲,当时主人公虐心的爱情故事可是赚足了我的眼泪……这首是初中舍友常在寝室里播放的,一首歌他居然放了三年……
这时我发现,我还是比较喜欢听以前的歌曲。新歌没有回忆,只有沉淀在记忆深处的音乐才能让我有所触动。
我怀疑我老了。
我现在对新鲜的事物都不太感兴趣,对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各种小鲜肉明星一无所知,最近火热的电视剧我也没兴趣追,对新书新电影也没那么热衷了,听音乐时都只听以前那些听过的,看电视也是喜欢重温以前看过的经典,搜电影来看,也是习惯找老片子。手机里没有装一个新闻资讯软件,因为不想要也不需要太多不必要的言论来混淆我的视听。
几周前我参加一个文学讲座的时候,一个老态龙钟的教授坐在讲台上语重心长地跟台下的人讲:当你对所有新鲜事物提不起兴趣的时候,你就老了。他还一本正经地以自己为例,深入地剖析了年纪对性格兴趣和文学创作的影响,然后不可避免地推荐了他出版了好几年的新书。
根据他的描述,结合我自身的症状,我发现我不仅老了,而且很可能得了老年痴呆症。
我突然对我的年纪产生了怀疑,暗自猜测着我可能在我妈肚子里提早发育了二十年,我一生下来就老了。
我的朋友曾经跟我讲过一个笑话。他叫我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用一句话描述一个人的悲剧人生,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所以只得问他高见,他弱弱地跟我说:
“他一生下来就死了……”
说完他就大声地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一生下来就死了哇哈哈哈哈……”我也笑了,但并不是觉得笑话好笑,只不过为了避免朋友尴尬,此时应该作点迎合的动作罢了。
也许我只是单纯地念旧而已。
尽管年纪不大,但我还真是个念旧的人。我对童年的许多趣事仍记忆犹新,对隐藏在时间深处的细节仍能回忆得清清楚楚。我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人总要往前面看不是,一味地抓住过去不放,感觉像是为了过去而活似的,但人们都是为未来而活的。
如果有一个机会让我选择,一是可以穿越到过去,一是可以穿越到未来,不管是哪年,我都会选择去未来,这又和我念旧的性格形成了极大反差。
念旧的人应该更向往过去吧,但我却对未来充满期待。
不全是期待,想看看我们以后何去何从而已。
想知道未来的人们是不是会继续被手机所奴役,是不是还像如今的人们一样容易念旧,是不会还会一边感叹自己过去充实自在的好时光,一边任由自己在无数个白天黑夜里虚度光阴。
歌听了五六首之后,我摘下了耳机,把手机扔到床下,闭上眼睛睡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