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伊恩-莱斯利的作品,探讨了好奇心这个对学习成绩影响非常大的非智力因素,因为它把三大因素融为一体:智力,持久力,对新事物的渴望;
关于阅读:
苏格拉底说,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开启智慧世界的大门。
文史哲不分家,因为无知而去阅读,了解的越多越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就越谦卑。
阅读是一种好奇心的探索,那里有我已知的未知,有对我的挑战,只有挑战才能突破自我内心的狭隘。
您准备好了吗,跟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用他的利斧劈开你那冰冷、傲慢、自恋、自怜的内心。 ——罗翔
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注重下一代的好奇心,不等于放任他们的自由,任由其发展,而是应该有所指导,积极参与,毫不吝啬地将知识以直接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并培养他们的提问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家长和老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看书的过程中,正好和妈妈讨论亲戚家小孩高三马上考大学了,开始懈怠,痴迷于手机游戏,聊天。更深的体会到作者的相关孩子教育的结论的现实依据和普适性,虽然自己还没有成为正式的爸爸的角色,但是这样做好准备的样子,也让自己内心得到满足,也被媳妇儿夸奖了一番!加油,继续少加老师的“暗智能”学习计划!下一本《系统之美》!
简要记录下我觉得本书比较核心的论点结论吧,方便回忆。
《好奇心》 人类的第四驱动力。(食物,性,庇护所之外)
一、好奇心的原理
一个把秩序放在至高位置的社会,与压制人们的好奇心。
拥有想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动机是人类共有的特性。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们会自然减少脑力活动,更多依靠之前学的知识度过余生。
好奇心来源于信息缺口。
什么是团队:
1、一群不同的人;
2、有不同分工,有不同的强项,弱点;
3、哪些不可信,哪些人不行;
二、好奇心是如何产生的
婴儿经常通过指着某个东西来表示他们对此感兴趣,希望了解更多,并期望家长可以告诉他们;咿呀学语是准备好了可以学习的一个标志;
三、谜题与奥秘
好奇心因理解而产生,又可被未知激发
引发好奇的信息缺口就是一些悬疑电影,希区柯克电影冲突伏笔的典型。
四、好奇心的红利
旧媒体(阅读,书店,图书馆)能拓展我们的视野。
意外之得。
五、保持好奇心的七种方法:
1、变成狐狸刺猬,T型人才,有知识广度,又有专业深度;
2、虚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3、建造数据库;
4、询问关键“为什么”
5、做一个“思维工匠” 既要思考,又要行动,注重细节过程;
6、质疑你的茶匙,认真关注内身边的人;
7、将谜题变为奥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