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时会沉浸在一种自以为的世界里,总觉得我离成功就差几步,而这几步拆分下来,最简单的第一步无非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购买书籍这一最简单的行为被放到了最前面。
这是一种想象似的自我麻痹,最大的诱因无外乎认为“我买了”=“我看了”=“我懂了”=“我做了”,结果就是一而再再而三毫无节制地买。
豆ban里有个小组叫“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简介里说:
“买书时总有一种囤积的热情。阅读时却总没时间、没心情、没机会、没耐心。满架的字纸用怨恨的眼看我……”
深刻地诠释了那些疯狂买书而束之高阁的人的想法,很不幸,大部分人都是这样。
而市面上大部分畅销书的荐书词打动买书人无外乎几点:一是狠狠地戳中你的痛点,比如懒惰、焦虑、没钱、平庸和一事无成等;二是宣扬通过阅读完毕快速解决你的某些问题;三是告诉你你离脱胎换骨只有一本书的距离。
但没人会告知你买书以后要趁热打铁立即开始阅读,也没人告诉你持续阅读的重要性,你不知道读书以后还要做系统的阅读笔记,你不晓得阅读以后还要通过实践这一步,这样你的书才能变成“黄金屋”。
纳瓦尔认为,买书是一种投资。如果你不差钱,也不差放书的地,倒是可以继续买买买。从某种意义上,也为纸质书的繁荣出了一份力。
如果差钱也差地,那么就要深刻反省一下自己的这个行为,然后停止剁手买书的欲望。
实在想买,那么有几个原则需要注意一下:
一是非经典书目不买。先检视自己的书柜或书架,将书分门别类,比如管理类、心理类、励志成长类、育儿类、小说类等。每一类下面留下经典必读书目,给自己划定一条分界线,超过5本就不要再买,除非我把这5本吃透。
二是不要买畅销书。因为大部分畅销书都是建立在经典理论基础上的再创作。无论它宣传得多么天花乱坠,多么立竿见影,不买就是不买。如果要买,请参考第一条原则,你吃透经典书目了吗?
三是先看个10页20页再说。遇到任何想买的书,先去读一读电子书免费的部分,或是去书店翻一翻看一看,读到兴趣盎然时,买下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四是一段时间内专攻某类书目。先挑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一类,从经典书目读书,再慢慢转移到衍生书目、旁枝书目。这样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成就感。最感兴趣的啃下来了,再慢慢加入其他的类目。
最后,当你想要买书的时候,或是忍不住把书加进购物车的时候,不妨问问你自己,“家里的书都看完了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39074/3a20b70758fd51d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