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龙哥,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易经》。
说到《易经》,现在我们很容易想到就是算卦,算命。什么紫薇斗数,梅花易数等等。尤其家里有岁数大的长辈都比较信这些。这也为《易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觉得玄之又玄,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不过算卦并不是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讨的话题。我今天主要想从《易经》的发生起源跟大家聊一下,让大家对《易经》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为什么想跟大家聊一下《易经》这个话题呢?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起源,都绕不开《易经》。说《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这个一点都不为过。《易经》儒家尊之为五经之首,同样也是道家三玄之首。中医的阴阳学说是来自源《易经》。我们中国人还有很多的观念是来自于易经,例如男尊女卑,是来自于《易经》中的阳尊阴卑。皇帝为什么叫九五至尊,就是《易经》中九五爻代表最尊贵的位置。很多大学的校训都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来自《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风水、节气、时辰、政治等等。包罗万象,可以说《易经》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底层。了解了《易经》才能看懂我们的文化。
《易经》的作者是谁?根据《史记》中的说法,伏羲“始作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易传》十篇。这种说法并不一定可信。因为我们中国古代著作都有依托圣人的传统。就像《黄帝内经》是成书于西汉,其实跟黄帝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但是却借用黄帝的名头。这就有点像我们今天卖产品要找个名人来做广告一样的道理。有圣人所著的名头,可以达到很好的传播效应。《易经》我更相信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不是一人一时所做。《史记》中的说法,我们暂且可以认为是《易经》发生发展的大概的历史路径。
关于《易经》的起源,那就得从一副八卦图说起。这副图由阴阳鱼组成的太极图,外排列有八卦的标志。
这个八卦图,到底是怎么是来的呢?它又有什么用呢?
对于我们远古的祖先来说,最生死攸关的事情莫过于要解决时空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人类由游牧聚落转到农业聚落,因为当时落后的农业还不足以养活所有的人,还需要靠外出打猎来补充。因此部落内部就出现了明确的分工:强壮的男青年组成猎队外出打猎,女性及老弱病残就留守在部落从事农业、采集、圈养家畜家禽、手工业。出去打猎就必须要弄清楚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否则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如果强壮男人夜里找不到路回家,那这时候如果部落来了猛兽,部落里面的妇女儿童就会面临重大的危险。所以时空问题是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要解决时空问题很简单,我们有手表,还有GPS定位。但是对于古人来说,他们要靠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日月星辰这些天象。在一天的时间里面,古人可以依靠太阳位置来确定上午中午以及傍晚。那一年的时间要怎么确定?确定年对于农业文明来说太重要了。知道了年,才能知道该在一年中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否则农业文明绝无可能开展。在长期的探索中,古人逐渐发现了一个方法,垒一个高台,利用高台上的日杆来观察日影的变化。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为午时,一年中日影在午时最短的一天是夏至,日影在午时最长的一天是冬至。日影变化一次的周期为356天。行至夏至这一天,找到一个北高南低的倾斜平面,使日影的落点正好落在原点上,即没有日影。用同样的方法,把冬至这一天测量出的日影长度,制作出180支等同冬至日日影长度的圆棍。并把测量日影的平面均分成360格。然后把每次测量的日影刻在圆棍上,并将圆棍分成两段。同日影等长的那一段沿一小格从圆心向外摆放。剩余的一段将放在这一小格的对顶角(180度)的那一小格中,摆放位置由外圆边沿向圆心摆放。由冬至摆到夏至180天,360格小格摆满,一张太极图就出现在你的面前。
这个图说明一年中昼夜累计相加后时间相等。即一年中白天占一半,夜晚占一半。日影落在中心点上最短为夏至点。日影落在圆的边沿上最长为冬至点。阴阳鱼眼的位置分别是春分和秋分,这一天昼夜的长短是一样的。把整个圆按15天一格分成24等分。就是二十四节气。这个太极图就是我们最早的太阳历。
我们再来看一下卦。卦是由爻组成的。爻有阳爻和阴爻,分别是用“—”和“- -”来表示。关于爻的起源有挺多种说法,目前学界还没有定论,每种说法都一定的道理,也非常有意思,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再查一下。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郭沫若的男女生殖器说,阳爻象征着男根,阴爻象征着女阴。《易经·系辞传》中也有句话说到:”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这里的专,可以通抟,表示把什么东西揉成球形。似乎就是在描述男女生殖器在平静时和兴奋时的状态。《乾坤谱》中则认为,爻来源于古人记录月象,用30块卵石或者坚果一字排开,用以代表大月30天,为满月。用29块卵石一字排开,中间断开,寓意少一日,为亏月。为什么要中间断开呢?因为如果不中间断开的话,从远处看就看不出大小月的区别,中间断开即使从远处看也能看清楚。这种说法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如果太极是用来记录日影的工具,那八卦也极有可能是用来记录月象的。
先天八卦图就是最早的月象图。如果我们把阴阳爻,用黑白来表示。白色代表阳爻,黑色代表阴爻。那坤卦就是全黑,月象是三十、初一。坤在最下面,表示一个月已经过去,新的一个月即将开始。然后从偏西开始出现来下弦月,也就是新月,用卦来表示就是震卦,对应的月象为初三、四日。到了初七、八日,月象为半月,这个时候月亮越来越亮,也就是亮多暗少,用离卦来表示。离卦又代表了火,暗示着月亮朝着阳多阴少的方向发展。十一除了上面一点还有阴影外,月亮的中部和下部都已经全部变亮了。对应的卦是兑卦。十五,月亮完成了从暗到明的循环,用乾卦来表示满月。过了十五,月亮开始慢慢变暗,到十九日下部已经有三分之一成阴影,对应的卦是巽卦。到了二十二,又是个半月,但是不同的是,上一个半月是上暗下亮,此次的是上亮下暗,用坎卦来表示。坎卦又代表水。暗示月亮要往阴多阳少的方向发展,坎卦是上爻和下爻是阴爻,中间是阳爻。二十六日,月亮只剩一轮残月。对应的卦象是艮卦。过了艮卦,月象又回到了起始位置——坤卦。新一轮的循环又要开始了。
从上面的分析看,先天八卦图就是我们最早的阴阳历。这个时期大概就是伏羲时代。那个时候没有日历和月历,对太阳进行观察和测量的是部落里的祭司和卜官。他们根据每天测日影的长度,对照八卦图来判断这一天是哪一个节气前后的第几天,以确定应进行哪一些农事活动。
先天八卦图之后有文王后天八卦方位图。那这个方位图又是干什么用的?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南面是离卦,离代表火,表达南边的炎热和光照最亮。但是北面改了,不是坤卦了,而改成了坎卦,坎代表水。这个坎是什么?中国原始文明发生在中原地区,以河南为中心。河南是黄河以南称之为河南。因此这个坎指的就是黄河。再看一下西面是什么,是兑卦,代表沼泽。中国东亚大地最大的沼泽区就在西北,就是青海,西藏交界处的三江源,是中国所有重大河流的发源地。我们再看东面是震卦,震代表雷,而我们东面是沿海地区,水蒸汽量大,降雨量大,云层厚,雷电现象频繁发生。所以用震卦来代表东。后天八卦方位图的出现,表明我国先民已经越过了天象来选择方位,已经对东亚地区的地标情况和地理地貌特征有了相当完整的了解。
《易经》最早并不叫《易经》,就叫《易》。那什么是易,易就是日月,就是用来观察日月运行变化之规律的。那为什么后面会演化出那么复杂,包罗万象,并且越来越难以理解了呢?因为易发生得早,具有奠基性。随着信息量的增大,很多新的学说必然会与之结合,并且要在其框架内进行解释。遇到难以融合的地方,只好从原来概念上再生出新的含义用以解释。这就有点像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遇到解释不了的天文现象,只好弄出更复杂的行星运算,才能用以解释。这就导致易中的符号出现多义。一个符号没有固定的指代,同一个符号,既可以表示这个,也可以表示那个。这就为后人解释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易经》一开始就有阴阳思想吗?根据出土资料(甲骨文、金文)表明,阴阳本作为侌、昜。所谓侌、阳,初期表示都与日光、太阳有关。“侌者,见云不见日也;昜者云开而见日也。”后来,侌昜由表天文而兼表地理。山水之向阳面为阳,背日面为阴。由于中国在北半球,太阳总是在南边的,所以山的南面总是能照到阳光,所以山的南面为阳。反之背日面北面为阴。由于我们的河流是东西走向的,地势又是北高南低,河流的北面能照到阳光,所以河的北面为阳,南面为阴。根据考古资料,商周时期阴阳的含义都是简单而朴素的,仅仅是对天、地自然景象的客观描述而已。而从原始的阴阳观念到反映普遍哲学意义的阴阳范畴,中间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先秦时期“阴阳“范畴的形成,老子和孔子就是处于转折关头的两大巨擎。所以说《易经》并不是一开始就具有阴阳思想的。而是随着阴阳哲学范畴的逐渐形成,到了先秦时期发展成熟后才融入到《易经》体系里面的。
同样情况还出现在五行。五行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在商周甲骨卜辞中均未见“五行”一词。五行最早是表地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后面借以表天之五大行星。后来又以人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来附会天地之五行。又后来,五行图式泛滥,凡是宇宙万物皆可囊括其中。到了战国时期,五行说发展成熟,它也就跟易经方位图对应,于是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就按照《易经》方位图加以排布,在具象上和直观上排布得十分合理,比如火代表南,水代表北,木代表东,金代表西,土代表中,跟中国的地理大致关系和地理物候条件关系非常相符,南方偏热,北方挂水黄河,草木都生在温暖潮湿的东边,金属矿业都发生在中国的西边,中原是中土之地。
《易经》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主要是起到一个文化引导和文化维护的作用,它当年是一定是十分简单和实用的,但是随着后世的发展,它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神秘,越来越无所不包。这篇文章我想透过对《易经》起源梳理,重新体会它原本的内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