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胡埃斯王宫局部。图片为周卫东先生拍摄。





阿兰胡埃斯王宫在马德里附近的阿兰胡埃斯小镇上,这座小镇也是华金.罗德里戈和妻子,土耳其钢琴家维多利亚.卡米在蜜月里留下爱的脚印的地方,因此,《阿兰胡埃斯协奏曲》中充满了作曲家对妻子的柔情,和对阿兰胡埃斯小镇中蜜月的回忆,这是西班牙的温柔。
当今的西班牙王朝属于法国波旁王朝序列。但不管是波旁王朝还是之前的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君主血统中的西班牙土著成分都少的可怜,他们与那位欧洲之母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一样,身上都有着浓郁的日耳曼气息。如今在位的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的一位老祖母,西班牙伊莎贝拉二世的母亲,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德·波旁,就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杀的法国波旁王朝路易十六国王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外甥女,安托瓦内特来自哈布斯堡家族。
西班牙波旁王朝的国王们也和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国王们一样,都会于在位期间倾注大量心血在阿兰胡埃斯王宫的修缮上,如今的这座国王行宫浸透着几百年西班牙王室的心血。2001年,阿兰胡埃斯王宫和花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下面是一位中国旅者对阿兰胡埃斯王宫的记述。
距马德里40多公里外的阿兰胡埃斯,一座安静的小城市。走在古老而空旷的马道上,听着脚下碎石的轻响,有一种时光倒流之感。阿兰胡埃斯是西班牙干旱的中部高原上的一片绿洲。塔霍河和哈拉玛河在这里相会,从15世纪起,西班牙国王夫妇就选定这里作为行宫,之后一代又一代的西班牙国王不断对宫殿建筑和皇家园林进行整修增建,逐渐形成一片庞大的园林建筑景观,每当地中海气候的酷暑来临时,西班牙国王就移驾到这座避暑山庄享受一段惬意的林泉逸趣。
在西班牙鼎盛时期曾经统御近半个欧洲的费利佩二世国王对阿兰胡埃斯就钟爱有加,他命人大幅扩建了阿兰胡埃斯的行宫,并且从各地移植各种珍贵花木,装饰沿河而建的美丽花园。被皇家花园所围绕的自然是著名的夏宫“阿兰胡埃斯宫”。这座巍峨的宫殿折射出西班牙王朝历史的起起伏伏。阿兰胡埃斯宫建成以来,历代国王都愿意为她投入大量的能工巧匠和来自殖民地的大把金币,可是这座命途多舛的华美宫殿却屡造焚毁,保留至今的是由费利佩五世在1727年动用全国最好的建筑家而建成的。
这座宫殿据说是模仿法国凡尔赛宫而修建的,格局虽然相似,却在各处细节上显出浓郁的西班牙风情。摩尔人对伊比利亚半岛长达数百年的占领,使阿拉伯文化彻底融入原本是罗马帝国一部分的西班牙的血液当中。在这座宫殿之中也处处可以看到精雕细琢的伊斯兰风格图样装饰,这里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阿拉伯厅和一个颇为惊艳的中国厅。显然盛时的西班牙国王们不仅极尽奢华,还有着对东方风雅的迷恋。也许正是这种东方文化的影响,整座夏宫与周围的园林、自然的河流形成一种欧洲园林中难得一见的和谐之感。
行走在这片占地300公顷的花园中,想象着几百年前的国王们如何在这片草地上举办夏季舞会,年轻的贵族子弟如何在那棵树下向情人倾吐心意。暑热被森森巨木的绿叶遮蔽,游人在茂密的林间若隐若现。一名卖艺人在靠近河边的树下弹起吉他,正是那首著名的《阿兰胡埃斯之恋》。
“在充满绿树、鸟啼、虫鸣的阿兰胡埃斯花园之中,时光流逝,心中涌起一种无法言喻的、怅然若失之感,忽而又置于宁静、优雅和欢乐的氛围中。”罗德里戈如是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