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怎么打算的呀?
—打算艺考,这几天就去北京了。
—儿子你看,你可不能学你哥,学习不好的才去艺考。长大没出息。
三天前我发了条朋友圈:如果你不去艺考,你现在会有什么样的生活呢?
很多人的回复是这样的,说自己战胜了家长,参加了艺考,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生活。不用走家里选择的路,不用被逼着学自己不擅长的金融、法律或者学医之类的专业。
不过也有人说,如果没参加艺考,可能现在会过的更好吧。执拗着选择自己的路,最后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拗不过家长最后毕业了还是要考公务员,要去跨专业考验,最后还要被人戳脊梁骨——你看吧,还艺考,学习不好的小孩就是没出息。
讨厌这句关于“学习不好”的形容词,就像是最近微博热搜频频出现的关于艺考生的话题中,许多不带脑子的键盘侠评论说,这些孩子啊,不是家里有钱就是学习不好,凭什么考个300分就上大学,有钱真好。
而太多人因为艺考生文化课成绩录取分数线低,就开始经历无数次“不公平”的心里活动,认为不是靠关系就是靠钱。
不知道这种无脑的黑到底是哪儿来的,如果我把这些故事讲出来,希望这些人会明白,每一份得到都是努力付出的结果。这个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很多,甚至在艺考高考中都会有不公平的现象发生,但是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在努力,在这些谩骂质疑的声音坚持下去。而在别人发牢骚和诋毁的时候,这些努力就变成了美好的结果。
只是很多人只看到了结果,却不知道这背后到底有多少艰辛。
小鱼,19岁,导演专业。
小鱼是很多人眼里的文艺青年,就是那种又穷酸又文艺的。
艺考那年家里很多人反对,而某电影学院的招生要求真的很高,所以小鱼第一年成了炮灰。高考录取通知书下来的那天小鱼决定复读,被他爸一顿好打。可是最后是小鱼妈妈还是把自己存起来养老的三万块钱给了小鱼,要他去北京考试。
小鱼和我上课的时候问我说,老师,你觉得这样值得吗?我觉得我对不起我妈。
导演这个专业对于学生的天赋和素质要求很高,很多知识点可以背下来,可是更多的是理解性的内容。我和他这么说了,第二天下课之后已经很晚了,我手机落在教室里回去拿,我看到他困的迷迷糊糊,却站在走廊里反复背一个知识点。
阿梵,17岁,美术生。
阿梵是狐狸的学生,不夸张的讲阿梵真的是那种学霸,重点学校的顶尖学霸。阿梵去学艺术课程的那天,班主任给阿梵打了7个电话,要阿梵回来。这位重点高中的某优秀教师和阿梵反复说的那句话是,你是不是疯了,这种差生的专业你也要去学?
阿梵第一天下课的时候蹲在门口抽烟,哭了。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阿梵觉得很开心,每天都有画可以画。只是后来越来越枯燥。每天几张素描,几张水彩,根本画不完还要布置作业,而没办法突破自己的这件事,几乎要他抓狂。
小斯,21岁,播音专业。
小斯是上一届的学生。我记得他刚开始学播音的时候每天都被隔壁教室的老师训,甚至劝退。因为小斯有个硬件的缺失,zcs不分。播音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咬字,小斯几乎每天都哭,每天都疯狂的练,别人出早功8点半,他就7点半来,别人晚上回酒店8点半,他就9点半再回去。每次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对着镜子,无数遍的读稿件找调值,终于有一天把zcs练好了,尖音的问题又出来了。
不过还好,最后小斯还是顺利考上了想去的学校,回去学文化课了。
我记得是快快高考的前一个星期,教他播音的老师凌晨3点接到了他的电话,小斯哭了,第一次哭。之前咬字不清的时候都没有哭得这么厉害。
他说,老师,我们班主任说我这成绩根本考不上,他在全班面前说,我不复读就没有希望了。
所以你还以为有些人是因为优越的物质而轻松成功的吗?
你看到的只是他们的光鲜,甚至并不光鲜,而他们背后付出的一切却是成功无法估量的代价。
所以为什么不尊重每一个梦想呢?至少有人肯为梦想拼搏奋斗,这比躲在阴暗处的键盘侠光鲜太多。
也太耀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