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的《跨越式成长》中有个词——语境。对于一个语文老师而言,语境一词并不陌生。通常我们认为“语境”就是语言环境,学习词语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更为容易。
可书中所说的“语境”,是指我们感知事物的环境。作者认为语境对人们的反应有着极大的影响。她举了两个例子——设想几米外的玻璃箱中有一条毒蛇摆出攻击的姿势,或者几米外的桌子上有条毒蛇,正吐着芯子向你爬过来。两种环境所带给我们的感受,自然是不一样的。无论毒蛇怎样的可怕,在玻璃箱中爬不出来,就无法为我们造成威胁和伤害。而桌子上的毒舌是无法控制的。它可能造成的伤害也是无法估量的。从而可以得出:我们不断地从环境以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中获得各种线索。
记得听过“所有的恐惧都是你想象出来的”,因为未知,因为对于未来的担忧,我们可以尽情想象。想象中的未来环境自然之恐怖,因为那同样是不可控的。
我们习惯于回首往事,因为已经走过的路,是熟悉的,是已知的。然后再回首往事时。开始遗憾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开始,后悔自己学新东西已经为时太晚了。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思维的改变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习和改变永远为时不晚。生命密码DNA的发现者之一,弗兰西斯克里克。曾经是一名前途无量的物理系学生。31岁时开始生物学的研究。从物理学到生物学的转变,也是困难重重克,里克说就好比一个人必须重新出生一样。克里克的职业转变让他成为了 DNA结构发现的关键人物,并且获得了诺贝尔奖。快60岁时。他又对人类意识的起源和运作产生了兴趣。但他面临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他太过精通自己已经掌握的东西,DNA结构的伟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诺贝尔奖,就像一副金手铐。将他锁在了剑桥大学世界级研究所的科学监狱里。为了越狱突围,克里克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他改变了自己所处的语境。让自己完全浸淫在新学科中。直到88岁逝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埋头修改自己关于神经生物学的最新文章。
无论学习什么或者想要做出怎样的改变,只要开始了就为时不晚。一旦开始就得为自己人生中的重大学习变化创造环境。方法自然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学习扎克卡塞雷斯。摆脱目前无可救药的状况。重新开始。可以过一段时间的双重生活,就像格雷厄姆基尔和特伦斯谢诺夫斯基那样。表面上维持圆心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私底下悄悄发展新的兴趣。还可以像邱源那样勇于叛逆,别人越说你会失败就越激发你内在的决心。给自己设定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同时又设定很多容易达到的短期目标,一步一步的靠近。
不要放大自己的心理障碍,也不要忽略重要的考虑因素。不要失去对新事物的热情,也不要不撞南墙不回头。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你会感觉每前进一步都要后退两步,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总能在新的环境中更好的找到自己的位置。
换言之,首先要做出改变的正是环境,给自己一段时间去学习新的事物,去了解自己在这些事情上的优势和不足。
有句歌词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个动作,而是在脚踏实地前进的每一步中不断夯实,不断累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