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说起。
前几天我买了一本《撩妹达人》,和元仔一起买的。次日晚上我追问她,喝不喝杨枝甘露?少糖微热?
中途元仔忙于工作,没回我消息。我还追问了几次,要不?要不?
等她到家,我开始点。她怀疑的看着我:“你今天怎么要给我点奶茶啊?
你是不是想把我?”
我真的被她这个脑回路笑死。
笑够了,我说,不是,是我今天找钢琴小哥要了红包,他请的。
元仔:“唔,那我跟着沾光了!……不对,你找他要红包?……”
嗯,和钢琴小哥一个月内崩两次了,上次修复好后居然还在聊,也算从新鲜刺激期到了相对比较了解的阶段了。
这个阶段双方都没心急火燎的找到自己的最好面向去展示,发的照片都越来越趋近真实。
比如他会发他晚上洗完脸后的视频,以证头像;我则大剌剌的把早上的防晒人装扮发过去。


昨天准备逗逗他,在那吹嘘最近有好些粉丝关注我,其中一个和你一样,93年。
他则直接搜到我Dou号,粉丝➕1。我真的栓Q,彻底沦为没有秘密的女人。
“还有哪些男的关注你?”
这个问题一出,我就知道了,我一点小心思被他看的透透的。
于是老老实实的截图发过去,诶,你看我规矩的很,回女不回男~
他那边除了看本美女搔首弄姿的视频,还不忘点开评论看我的互动,发现了之前口中一直吃飞醋的威仔。
然后就不做声了。我先是调侃这飞醋太飞,然后又费劲吧啦的论证了威仔和我的互动在其他女生身上也有,暗戳戳表明您放心,朋友朋友朋友是真朋友。
结果人家半个多小时一个多小时没理我,再理我就是丢过来一个小截屏——我以为人家乱吃飞醋,结果人家在哼哧哼哧工作呢!
这个回合的精髓在于,我有意撩他,他反客为主,假装吃醋。我知道他是假装,但很配合的解释这醋是无中生有。
大家都知道对方那点小心思,但都配合演出,这大概就是双人舞的精髓吧。
红包是咋回事呢?
晚上他发了个自己准备和伙伴吃饭的照片,什么大蟹子,海鲜,上桌了还有杨枝甘露。
我说,见者有份,我也要喝!打钱。
下一秒我就打开美tuan,自己点外卖,点完发现还真丢了个小红包过来,还是开心的。我说谢谢大哥,不过我的杨枝甘露没您喝的贵,那我就喝两杯啦。
“请你室友喝一杯。”他说。
“行的。”于是就有了开头我问元仔喝不喝奶茶,而她以为我是看了《撩妹达人》开始把她的一幕。
敢要点小钱,也能说明我和他心理距离更近了一些。刚开始聊天的时候,他稍微有一点自觉,偶尔发个红包过来,去买牛奶,吃早餐。
而我只觉得,陌生网友,聊天就好,但凡给钱,必有所图。所以我都会略过金钱,当做没看到一样聊天。
多亏两次聊崩,我们反倒每一次和好后都对对方多了一层了解。他知道我什么性格,我也大差不差知道他的,但知道后还是有一层吸引力吸引着彼此继续聊下去。
所以我好意思要点小钱了,嘿嘿。
上一段恋爱我总结经验,有一个很关键的错误在于“事无巨细”——啥都跟对方说,过于暴露需求感。
这样的话当对方新鲜感褪去,很快就觉得你是一本页码打开、了无吸引的书。
跟小何聊的时候,我又忍不住也犯了这个错误,等我感觉他那边好似冷了一点后。便及时勒马,隐藏对他的需求感。
装了一段时间的高冷后,或许是对对方更了解,聊天更自在了。
我又开始想发啥就发啥,扔掉那些“不要太主动”、“不要暴露需求感”的清规戒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没有一条理论,适合所有人和所有关系,都是摸索着去调整。
我现在经常说了晚安和拜拜,想到什么又突然发长长一段话过去讲一个故事或者是某段细碎的感想,满屏都是我的绿消息。
如果再看手机,他不接我话,我也不会觉得尴尬。我知道他会看的,只是藏了看后感。没关系,他透过绿消息知道那一刻的我是什么心情就行。
不一定每一个心情都需要有回应,感受到即可。
我对他也是,以前我的回消息习惯都是,“事事有回应”,不会让一个话头冷下来。
但似乎聊多了,我慢慢能看到哪些是他故作吃醋其实没有,哪些是他随口一问不是真的在意答案,哪些是他突然情绪变化无征兆的跳进下一个话题。
那我就忽略他不是真的在意的问题,认真答我想答的,也回他突然跳脱的话题。
轻松,自然,舒适。
我在审视每个瞬间我们带给彼此的感觉是不是这三个词,不是,看是我的问题还是他的,然后去调整。
有固定生活圈子的人互相认识,轻盈的快乐与若有似无的心理羁绊,才能让关系走更远吧。
———————————————————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地铁生态观察家,菜鸟翻译。
第N次减肥中,轻度努力人格。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