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约好的鳌山之行,由于一半的队员都没抢到车票而取消。又因为一个不认识人的加入让我觉得行程中多了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商量好换的目的地(小五台)也没去。
这个清明,京郊大雪,于是背着去鳌山的装备,踏上了去百花山的行程。之所以选择百花山,主要是内心一直有个梗。这个梗源于2017年同亮仔爬百花山时,由于自己大意走错了路最后没有爬上去,心里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要去了断这段缘。
包车到了黄安坨开始爬升,山顶看着很近,以为十分easy就能上去,心情是愉快的。我对天发誓,当时觉得怎么着一个小时也上顶了。
渐渐有雪,虽然天晴,但天空中也零星地飘着雪;远眺群山,灵山山顶时而藏在云雾之中,时而又清晰可见,心想那里大概下着雪吧,心想当云飘到这边,我也会在旋涡之中吧,或许这就是小气候?
过了黄安坨,山路上逐渐有了积雪快接近“山顶”时,山路一直盘旋着上升,我和小伙伴一直在数到底还有多少拐才能上山(大概拐了十几道),这百花山的路也太不爽快了,不像北尖,直上直下,多爽?
总算爬上了“山顶”,没想到这里只是一个垭口……
第一个垭口,由此转向山阴处过了垭口,由于转向山阴处,雪越来越来厚,许多地方根本看不清清晰的路迹。幸好之前有人从山上下来留下了足迹,逆着足迹,总能找到正确的路。现在想想还是挺后怕的,若没有找到足迹,迷了路,天气恶化,那应该挺惨的,这是第一次觉得自己小瞧了这次百花山之行。
雪越来越厚,戴上了雪套,有的地方足以淹没膝盖继续爬升,最后到达山顶时,已经过了四个小时,回头看看,这只是900米的爬升路程6公里而已,因此知道在有雪时同等爬升消耗的时间大概是没雪时的两倍。
山顶有撞钟的亭子,别有一番意境此时山顶已然狂风大作,大雪纷飞,四周已经是一片白色。看了看时间,五点半,再走估计也没营地,就地扎营。由于封山,山顶虽然有宾馆、饭店等设施,却空无一人,我们找了一个角落扎营。
说实话,我一个人夜爬过,在空无一人的山上我一点不怕,可在这本该有人此刻却没人的地方,我却异常胆小,一点声响都会让我一惊一乍,总怕在视线所及之处冒出来一个人,总怕房门打开伸出一只手……
涮完锅、聊完天,躺在帐篷里,天已放晴,远处可见城市灯火通明,头顶繁星异常清晰,窝在G1300的睡袋里也没觉得有多暖和,这是自己第二次觉得自己小瞧了百花山,也小瞧了本该去的鳌山。那边的风可能大到无法顺利支起帐篷,那边的雾浓到能见度可能就只有1-2米,伴随着失温、迷路、高反的种种风险,我怎么能一开始就因为只有区区的23公里就觉得应该会很轻松呢?老驴都讲,户外是玩得越多越怕,现在渐渐有了体会。自己时常也把“对自然怀揣着敬畏之心”挂在嘴边,可内心是真的这样想的吗?这一点不得不让自己反思。
由于知道没有云海,也对第二天的日出没有期待,但好歹也能在帐篷里瞅一瞅第二天起床后,约了小伙伴去百花山顶峰远眺,视线及好,京西的群山尽收眼底。
远处能见到雪顶的灵山,云也十分好看爬山真是个神奇的过程,途中付出无数的艰辛(当然我们这根本不算啥),只为站在山顶的那一瞬间。所以别人都说,追求目标的过程才是最美好的,倘若目标达成,却有了迷茫。
拔营下撤,随手拍都是美景,天空中的云就像排骨一样~
雪地上能随处见到一些小动物的足迹,虽然山上空无一人,但有了这些足迹,你知道你也并不孤单。下山途中还惊吓了两只正在雪地里梳理羽毛的野鸡,真的是万分抱歉了
最后从百花草畔下山返京七八月的百花山,应当十分美丽。还会再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