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智慧物语】:培植文化的土壤

【智慧物语】:培植文化的土壤

作者: 智慧旅途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23:53 被阅读0次

——我的工作日记

4月3日,阴雨,星期五

昨天看到花工整理完大榕树花坛里的杂草后,花池不平整,许多根系也裸露在地面上,决定给几棵大树补点土。大家一盘算,大约需要八方左右。于是总务处迅速联系苗圃基地的花农,黄土黑土各送四方来。

今天到校时,老李和小唐正在运土培土,铺满新鲜泥土的花坛一下子眉清目秀呼吸顺畅的感觉,精神抖擞了几许。他们说一会先把靠里边的池子种上扁竹,看看效果,再决定前面两个如何栽种。下班的时候,我们几个站在榕树下,看了又看,觉得前面可以从后坡剪下翠芦莉补种,做为大树的小伙伴,开花时看花,不开在时赏叶,经济实惠,生命力顽强。

老李担心扁竹生长过程中容易被落叶淹没,我说以后让每个班级都认领一棵树,打理一棵树,让孩子们来捡拾叶子。“那只怕是变成搞破坏吧!”老李担心的问。“孩子的行为是可以引导的,只要我们给予文化的土壤是肥沃的,就一定能开出文明之花,结出美德之果。”我回答他。正好张校的直播课是讲如何做自然笔记,我想等复课后,让孩子们都好好观察下校园里的各种植物,好好做做自然笔记。

晚上八点,准时观看刘希娅校长的直播,“非常时期,激发教师非常神采”,挺有感触,教师的生命状态就是最好的课程,管理就是经营人心,就是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非常时期,温暖在一起,思考在一起,担当在一起,行动在一起,希娅校长和她管理的谢家湾小学给了我很多启迪与感动。

永远把做人摆在第一位,“我在,我敢,我能”的背后是校长的一种担当,作为校长,要关注干部队伍的管理,关注老师们的生活状态,关注每一位孩子,关注所有孩子的所有效果,关注孩子和家长的感受度。要给予师生公正的安全感。

“关注老师们的生活状态,关注孩子和家长的感受度”这句话今天我要送给非常时期侨小线上教育的每一位小伙伴!这应该成为一所学校文化的土壤!

相关文章

  • 【智慧物语】:培植文化的土壤

    ——我的工作日记 4月3日,阴雨,星期五 昨天看到花工整理完大榕树花坛里的杂草后,花池不平整,许多根系也裸露在地面...

  • 📚慈话钰言•文明之花 Civilization Blosso

    从“慈”文化智慧的土壤中 生出四朵花: 健康之...

  • 寒假简读论语(一)

    我们都知道《论语》涵容了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是为孩子们培植一片肥沃的土壤,有利于他...

  • 她以诗歌的名义,让学生愿读、勤读、会读、敢读、乐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我...

  • 家是培育孩子成长的土壤

    家是培育孩子成长的土壤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有智慧的人是肥沃的土壤没智慧的人是贫瘠的土壤 肥沃的土壤有三句话孩子,...

  • 大国造就了土壤 土壤造就了文化 文化造就了意志 意志造就了大国

  • 文化是土壤

    文化是信任的土壤,这一章节让我想到一个现实的问题,人人都已喜欢当美国人,美国人有钱呀,有车,有房,一定比法国人强吗...

  • 家委

    合作,共事,学习。 班风,级风。 优秀是需要土壤培植的。 造势正能量,一致唱好。 不要让局部影响整体。 诉求,做百...

  • 文化的土壤与植被

    文化,你知,或是不知,它就在那里,不卑不亢;你愿,或是不愿,心就在那里,不言不语;你爱,或是不爱,梦就在那里,不生...

  • 想法堆积文化土壤

    现在传播信息的媒介有,文字、图片、视频。 信息最丰富的当然是视频了。如果让人们选择看内容,视频内容是最好消化的形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智慧物语】:培植文化的土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kr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