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已经没有了以前热闹的场景,更多的是归于平静,各式各样的促销广告不见了,每时每刻不停高速增长的交易额也不见刷屏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对各种套路的解析。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毕竟可供支配的并不像以往那么充足了,不会再为价值买单,更加注重实用价值。
自己就是一个实际的例子,每年双十一或多或少都会购买一些自己关注很久的商品,然而东西真的是越来越普通,回想起双十一最疯狂的时候,大到衣服,小到家用的各种用品,都在上面购买,而且那时候还乐此不疲。
那个时候还不像现在这样,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电脑刚刚走进千家万户,人们总是守着电脑,把需要拍的宝贝全部放进购物车,到了11号零点开始,疯狂的付款,现在依然记得当年最火的时候,可能前大半个小时,由于流量过于巨大,导致付款都无法是显示,差不多半小时后,付款的界面才开始顺畅。
刚开始的时候,商家可能确实拿出了诚意来做,商品的确也优惠了不少,而且商品的质量也还是相当不错的,12年双十一选购的一件森马的棉衣,样式,质量都没得说,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凑合着,直到去年才正式退役。刚开始的两年,都是正式款来穿,后来就当做没事儿时当做工装,散步时穿穿,保暖性相当不错的。
慢慢的,可能是出自业绩的压力,套路就越来越多了,什么付定金,尾款,什么各式各样的优惠券,各种红包,然后平台优惠,商家优惠等等,看上去好像越来越便宜了,可是付款金额却越来越高。
相反,商品的品质,开始大幅度下滑,不光是一般的小店,各种品牌店也同样如此,15年,和朋友在一块,开玩笑的说,今天双十一,可得为这个购物节做点贡献,于是就买了某个品牌的羽绒服,这个品质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明显就是交智商税,里面就薄薄的一点点不知道什么毛,洗一下就缩成一团,晾晒干了,就蓬松到衣服里,这就知道了,这个所谓的购物节,套路是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不以客户为基础了。
而后的几年,对此已经完全不关心了,只是手机上,电脑里跳出来的促销界面,才知晓这个节日又接近了,而每年的这一天,也会翻看一下手机,更多的只是看看书藉类的商品,这方面没办法掺假,确实会比平常便宜一些,这个商品没办法偷工减料,前几年还会花百十块钱,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藉,现在电子书大行其道,对纸质书也就没有这么多需求了,不过还是会购买一些小文具什么的,毕竟现在出行不方便,在家等着收货也还是相当不错的感觉。
前几年,各购物平台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线上平台,推出大型的文艺演出,将这一场购物仿佛变成了节日盛典,也只不过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然而身边下单的人却越来越少,面对每年不断攀高的销售额,让人困惑,不知道数字从何而来。
到了今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声音了,各种信息几乎没有,因为打开各类软件,线上直播每时每刻,想买东西的时候都在上演,随时随地就可以找到想要的商品,再就是经历了几年不傍的折腾,人们的购买力已经大幅度减少,毕竟口袋里可供支配的越来越少,自然购物的欲望热情就近一步减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