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217836/9b5ae2587c2a7480.jpg)
《狂飙》虽然已经剧终,但网上关于安欣的扮演者张译的消息,却噌噌噌窜上了热搜。
很多网友从张译的微博上,揣测出很多捕风捉影的内幕,让人不知真假,浮想联翩。
心理学上有个投射效应:人们经常不自觉地把自身的个性、爱好和观念,投射到别人身上,以为对方也有同样的特征。
具有这种思维的人,往往容易出现认知偏差,经常对别人妄加评论,不知不觉中,会暴露出自己的狭隘和局限。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就连苏东坡,也会有“投射”思维。
据说,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恰巧主人走开了。
在庭院闲逛的时候,苏东坡看见王安石的书房门开着,便走了进去。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王安石书桌上的一首诗:黄犬花心卧,明月枝头叫。
苏东坡看后哑然失笑:大黄狗怎么能躺在花心上呢?明月又怎么会叫?
想到这里,自负的苏东坡提起笔,在王安石的原作上圈划了一番,将诗改为:黄犬花荫卧,明月枝头照。
改完之后,他还反复吟诵,颇为得意。
后来,苏东坡因故遭贬,被流放到一个偏远山区。
在那里,他看见当地人把一种小昆虫叫“黄犬”,把一种夜间鸣叫的小鸟叫“明月”。
刹那间,他想起了自己曾经替王安石改写的诗,瞬间无比羞愧。
明明是自己眼界低,见识少,还对别人妄加评论,实在是惭愧啊。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苏东坡改诗”的情况,比如《狂飙》剧终后的“张译”事件。
我们所能看见和了解的,是电视剧中的安欣,而不是生活中的张译。
我们可以作为观众去评论安欣的种种行为和表现,但却不能对张译妄加评论。
行走在人世间,不是所有人的思维和习惯,都会与自己合拍。
对于那些三观不同的人,不否定,不争辩;对于那些未曾亲历的事,不揣测、不妄议。
这既是对别人的善良,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