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净度、重量、切工是评价红宝石品质的主要因素,今天我们就直入主题说说影响红宝石净度的重要因素:包体。
净度简单来说就是宝石内部的洁净程度,内部杂质、裂隙数量的多寡等等。对于红宝石的净度有很多消费者要求十分严苛,追求完全的洁净无瑕,这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想法。红宝石在形成过程中会接触甚至包裹外来物质,红宝石形成于很深的地底,经过地质运动被搬运到地表,这个过程中红宝石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会产生大量的裂隙,因此红宝石普遍多包体、多裂,颗粒较小。
消费者对于红宝石的净度如此严苛是可以理解的,在不少人眼中内部不洁净的红宝石是这样的:
其实红宝石的内部包体也是可以很美的。
红宝石的内部包体非常多变,且美丽无比,大部分需要在高倍数的宝石学显微镜下才能够看得到,因此对于红宝石的净度不需要过于严苛,在不影响红宝石的耐久度和美观度的情况下有包体是可以接受的。
包体对红宝石来说都是不好的?其实也有例外。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星光红宝石,拥有星光效应的红宝石大多不透明,因为晶体内部都有大量的包体,红宝石的星光效应的形成与这些包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红宝石内部的几组针状或者纤维状的金红石包体按照一定的角度规律排列,在光线的作用下才产生了美丽的星光效应。
不同产地的红宝石成矿环境有一定的差异,包裹体也会有一定的差异,部分产地的红宝石有自己独特的矿物包体,因此包裹体对红宝石的产地鉴别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缅甸红宝石内的丝状金红石包体 缅甸孟素红宝石中黑色的核 莫桑比克红宝石呈玫瑰花状分布的片状云母包体内部包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判断该红宝石是否经过优化处理以及是否为合成红宝石。这都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与红宝石的包体形态有很大的关系。依据包体的不同形成时间段对宝石的内部包体可以分为:原生包体、同生包体、次生包体。原生包体和同生包体是非常重要的宝石天然属性的判断依据之一。
格陵兰红宝石中的堇青石包体原生包体:简单来说,就是在宝石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矿物或者是矿物结晶,在宝石形成过程中被包裹在宝石内部。原生包体是固态的,种类繁多。
马达加斯加红宝石中的空腔中的CO2气泡同生包体:是指与宝石同时形成的包体,它们的形成与很多外界因素有关,此类包体非常神奇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固态和液态的组合,甚至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组合,非常美丽多变,形式多样。
莫桑比克红宝石加热后污渍变白,形成泡沫状的包体次生包体:当宝石矿物形成后,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受到各种外力作用,可以是天然的外力作用也可以是人工的外力作用(例如:加热),产生的裂隙等等都属于次生包体的范畴。
原生包体、同生包体、次生包体都是依据包体的形成时间段来划分的,不同阶段、不同产地的包体都有自己的特点,经过加热或者是合成的红宝石在包体上有很大的差异。
经过优化处理的红宝石的内部固体包体会变圆融(金红石针熔断)、气液包体会发生炸裂等现象,和原生包体或者同生包体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判断该红宝石有无经过优化处理的重要依据。
莫桑比克红宝石加热后所形成的张力裂隙合成红宝石的内部包体和天然红宝石在形态上就有很多的差别,不同合成方式内部包体也不一样,以最常见的红宝石合成方式焰熔法为例,焰熔法合成的红宝石内部可见未熔粉末、弧形生长纹、小气泡等包体,这些包体在天然红宝石不可能存在,所以成为判断该红宝石是否合成,甚至是用什么方式合成的重要证据。
合成红宝石中的弧形生长纹和气泡红宝石的内部包体美丽多变,形态多样,是红宝石产地鉴别的重要依据,对红宝石是否优化处理以及红宝石是否天然的有着非常重要的鉴别作用。只要肉眼观察下不影响红宝石的视觉效果,有一点包体的存在都是可以接受的。
文章首发: 公众号 泰勒彩宝定制中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