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一名酗酒多年的父亲,后来父亲痛改前非,变得滴酒不沾,奇怪的是向来憎恨酒精的母亲自那以后变得郁郁寡欢,吃什么饭菜对觉得没味道。经分析才发现原来是因为父亲从前的酒瘾,带动着母亲有在每一道菜上加酒的习惯,使母亲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酒瘾。
这个故事里,父亲就是个拖累症,而母亲就是那个被拖累成拖累症的拖累症,如果孩子在这样一个家庭长大,也就更容易长成一个拖累症。因此一个家里只要出现了一个拖累症,剩下的成员就很容易变成一个拖累症。得了这个病的人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会“拖累”别人。
那么什么是拖累症呢?要准确地定义它并不容易,但它大概有如下特征:
1. 存在一种以上的受强迫意愿驱使的重复行为,有明显的如吸毒、酗酒、好赌,有不明显的如工作、节食、疯狂购物等。
2. 受累于原生家庭
3. 内心深处不认可自己的价值,觉得自己有义务使人满意,对他人有过度的责任感。
4. 尤其擅长粉饰太平,不自觉地否认或压抑自己的不满和痛苦。
5. 永远觉得“不满足”。
6. 年幼无知时曾和魔鬼做过交易,但是具体的条约羞愧的自我不愿想起来。总之就是类似于:我必须努力工作/节食/无条件付出,否则我就无法得到爱。如果重复一次童年,我就能挽救我父母的婚姻!(异想天开的自我约定)
四层蛋糕
我们可以用给一个四层蛋糕来透视一个拖累症是如何存在的。这四层分别是:“看得见的症状”“人际关系”“虐待”“失落的童年”
看得见的症状:拖累症有一些别人看着很明显,但他自己不容易察觉的强迫行为。例如酗酒的人觉得自己也没有很经常喝酒啦/虽然我是经常喝得烂醉,但问题并不严重嘛。例如工作狂觉得自己每天努力赚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朋友都说他把太多时间放在工作上了。例如一个母亲对孩子有过分的干涉,虽然孩子已经成年了,但作为一个母亲仍然要去帮孩子找工作和找女朋友等,母亲觉得自己并没有问题,这只是母亲对孩子的正当关心。
这些看得见的症状有些很明显,有些虽然很明显,但外人却不好指出来,例如工作狂,甚至会被褒义成勤奋上进等好品德。
人际关系:蛋糕的第二层至关重要,检查你的人际关系。
1.检视一下你的友谊。拖累症很容易没朋友。原文叫“消失的友谊”,因为拖累症对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把握得不好,很容易深深地陷入到关系中去,或者一言不合就翻脸,很容易就会令正直的朋友受不了而离开。
2.检视一下你的原生家庭。首先找出在你的家庭中,属于“家长角色”的人物(可以不止父母两人),想想自己和他们自己的关系如何,相处如何,他们是否有拖累症的特点,这些“家长”们毫无疑问会对你造成影响,甚至会直接或间接地塑造你的家庭观。假如这些家长中,出现了一个明确的拖累症患者(存在明确的沉溺行为),那么你就要对自己提高警惕。因为拖累症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拖累别人,直接作用在关系上,尤其是亲密关系。
先说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家庭该有的样子:父母双方均为健全和谐的人,没有上瘾行为。
拖累症家庭: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有上瘾行为、存在过度依赖的情况。
3.检视你的SOP(与你有亲密关系的人)
正常的SOP关系是自由的,受保护的,能得到信任和支持的,就像桌子的两只脚,他们在这个亲密空间是自由的,互相信任的,共同支撑着桌面。
而拖累症的SOP的自我是受到威胁的,他们相处是小心翼翼的,只要一点风吹草动就能使关系陷入紧张。他们就像A字型的两根木棍,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维持平衡,任谁看都觉得这样的关系太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失败,不难想象他们无法获得亲密关系。
你的亲密关系给你什么感觉?是左图那样还是右图这样?所以说,如果你想亲测一下自己是不是拖累症,就要看你的原生家庭是否有拖累症,再看你自己的亲密关系如何。比方说,你的母亲可能是个拖累症,但是你能获得长久的亲密关系的话,也不算是一个拖累症,在我的理解里,拖累症是无法拥有半年以上的亲密关系的。那些结了婚出于宗教或文化影响不能离婚的拖累症们,关系中只剩下伤害,他们在一起就互相伤害,离开又离开不了。这种不能说是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顺便介绍一个亲密关系轮(如下图),个人觉得用它来留意与SOP之间的关系就最好不过了。在关系处于“依赖且独立”的时候,是最亲密的时候,当过分依赖或者是过分独立时,轮子就带着你们离“亲密”越来越远了。
我和我们例如一个家庭主妇和一个成功人士,男人完全负责赚钱养家,女人是完美的家庭主妇,女方在金钱上完全依赖男方,男方在管理家庭说完全依赖女方,这就是过分依赖,物极必反这个过分依赖又会使两个人推向过分独立,两个人相互依赖,却无法知晓对方在干什么,这种亲密的陌生感很容易使双方产生敌意。通过关系轮得知目前的情况后,就可以更好地调节亲密关系。
由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知道,拖累症的反面并非独立,而是“可互相帮助”“可合作”的一种状态。亲密在我看来就是处理好“我”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只有“我”就会过分独立,只有“我们”自我就窒息,既要有“我”又要有“我们”才能亲密起来。
虐待:保护膜与异想天开虐待:拖累症之所以成为了拖累症,是因为他曾经被“雷”劈歪了认知,这个认知在心灵层面上,理性是无法解决,也就是说,那些解决沟通问题的、讲大道理的基本都是隔靴搔痒作用不大。
那么这个“雷”是什么呢?就是“虐待”。虐待也有很多种——
1. 积极虐待。殴打、侮辱、性侵。
2. 消极虐待。忽视、漠视、离婚、遗弃、父母不在家或性不和谐
3. 感情乱伦。父母不给力,孩子从小自觉担起了大人的角色,如一个离异的家,母亲会把孩子当成唯一的依靠,那么这个孩子就被感情乱伦了,他不自觉地成为了母亲的“恋人”关系,承受她的倾述和依恋。
4. 贬低生命价值,即对孩子说出如“早知道就不生你了”“你真是个拖油瓶”“生你下来没点用处!”等直接否认生命价值的话。
在长期受到这样的虐待后,为了自保,孩子会不自觉的长出一个“保护膜”——保护他不受那些虐待伤害,让自己变得麻木一些,选择性地视而不见,否认明显的事实。
这个保护膜使他“安全地”度过了童年,但是同时又阻碍了他和别人构建正常的亲密关系。所以治疗拖累症的最最关键的地方,同时也是最最痛苦的地方,就是要与这层保护膜说再见。
这都是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所以一定要有人帮助才行,一个担惊受怕的人是不可能放弃自己的盔甲的,除非让他看见世界的善意。不然一点一点风吹草动,他又穿盔甲了,就前功尽弃了。
虐待除了给拖累症一个保护膜以外,还给了他一个“异想天开”的思考模式,这个思考模式不针对正常的事件,也不针对考试,只针对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有些亲密关系是配偶,亲子,但有些会移情到上司下属上去(例如一个出色的员工不知为何每份工作都被上司辞退,每次都不超过3个月,原来是他将对父亲的怨恨移情到了同样有权威性的上司身上了)。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自己做了什么,关系就会自动变好。例如一个小时候被爸爸性侵的小女孩,由于受到虐待,为了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和爸爸生活下去,她开启了保护膜,使用了否认的技能,假装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她假装这件事没有发生,就能和爸爸和谐相处了。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的内心对性侵已经存在恐惧,使她对性这件事也充满了抗拒,因此她和魔鬼暗中签了个约定,约定她这辈子都不要性生活,她愿意从其他地方弥补性的缺憾。
当她长大结婚后,性生活不和谐使家庭陷入危机,这时,她异想天开地认为,只要它做好家庭主妇这个角色,他们的关系就会变好的,丈夫一定会回心转意的。性生活不和谐这个根本的重要的的因素被她无视了,这个令她失控的选项她视而不见,转而去专心致志地将心思放在那些她能控制的事件上。
这个本质上和“每当遇到令我厌恶的事,我就去洗手”的强迫症没什么区别。令我厌恶的事我无法控制,因此我通过控制那些我能控制的事(例如洗手、喝酒、工作)来求得心理上的安全。
这听起来很可笑,但有时候普通人也会这样,但是普通人经过自己反省或者他人提醒,会醒过来说“哦!对哦!我怎么这么傻呢?我原本是爱他的,却一直在做伤害他的事,我应该换种办法。”
但拖累症无法这样。因为他总是认定他的异想天开是有效的——“减肥会使我被爱。咦?没人爱我,啊,一定是我还不够瘦,我要更瘦……”如果无效,不是魔法有问题,而是给的代价不够。
童年角色
失落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角色。有英雄、小丑、殉道者、救援者等等。这些角色是普通家庭也有的小可爱,有且只有当这些角色变成了一个“有能力者”:即有能力纵容别人沉溺的时候,才算得上一名“优秀的拖累症”,有能力者是拖累症家族必备的一名成员。
对于关系来说,拖累症可能是一个坑,无法建立有效稳定的关系而孤单偏激,又弱小自怜,但对于文学,艺术,和大社会来说,有这样的人的存在恐怕会多了很多乐趣和故事。我们所要治疗他们,希望他们享受亲密关系,谁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很享受这样一个孤单的自我呢,这样一个特别的自我呢。可能比起亲密关系,他们更喜欢心中的艺术性也说不定呢。
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的故事,有个以忧伤著称的女歌手,连续杀了两个爱她的人,理由是他们两个都使她感到了世界的温暖,一旦她不再孤单,她的声音就失色了,再也无法共鸣到那个孤独世界。所以她要杀了他们,这样她才能在孤单中。
因此这本书《爱是一种选择》,是给那些那些选择要亲密关系的人的。也有在亲密关系与工作中选择工作成就的,也有在亲密关系和艺术性孤单中选择孤单的人。
既然人生而自由,那么亲密关系也应该是种选择才对吧。哈哈。要是大家都很幸福很美满,世界会不会有些无聊啊?
幸福没那么简单不好意思我一不小心将幸福美满当作是件简单的事来说了。这么长你都看完了还说不是喜欢我?哈哈。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