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个熟人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一段文章,内容是关于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70年代末小泽征尔来华访问,在听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姜建华演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因为感动流泪,而且突然跪下,他说:“这种音乐应当跪下去听。坐着或站着听都是极不恭敬的。” 这个熟人同时还发给我了一段视频,说这个视频可以证实这件事是真实的。而这个视频是辽宁卫视有名主持人老梁在一个节目里关于这件事的一个介绍。
我看了这篇文章后,马上断定关于这个“跪”的报道一定不是真实的,看了老梁主持的节目视频后,更证实了我的想法。我判断的理由如下:
1. 近代以来,日语的“土下座(どげざ)”和“跪く(ひざまずく)”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双膝)“跪下磕头”和“跪”的意思,但在日语中,这两个词的意思一般都多是表示“谢罪”和非同寻常的特殊“恳请”。虽然“跪く(ひざまずく)”在日语中也有“表示敬意”的意思,但很多时候是用于“向神明等表示敬意”。所以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跪”不会经常发生,因此我认为小泽征尔不会轻易就“跪”。
2.小泽征尔是一个以指挥西方古典音乐而闻名的指挥家,在他学习这些音乐的过程中,让他非常感动的音乐一定不少。无论是什么音乐,我相信他一定会被感动得流泪,而不是“下跪”。
3.在欧美国家生活多年,小泽征尔也非常了解西方文化。在西方,“跪”也同样是一个非同一般的动作,从这一点上,我也认为小泽征尔不会“跪”。
4.在那个可以证实小泽征尔“跪”了的辽宁卫视的老梁的节目视频里面,老梁既没有说这是他老梁亲眼所见,也没有出现当时小泽征尔“跪”的画面,所以这个视频不能成为任何证据。老梁也同样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我马上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了CCTV介绍这件事的一个视频。在这个视频中,有姜建华介绍小泽征尔当时哭了,也有当时的录像,录像中看到小泽征尔好像哭了,但是不管是姜建华的介绍还是当时的录像都没有关于小泽征尔“跪”了内容。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小泽征尔“下跪”听“二泉映月”的说法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
1.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跪”这个词,现在在中国的网上可以说汎滥成灾了。因为太廉价了,可以随便说“跪求”,“跪舔”。所以稍微添油加醋一下,就会说小泽征尔也会“跪”了。但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即使是那些经常说“跪求”,“跪舔”的人也少有人真的会为了得到免费的一本书或一个美剧视频而下跪吧?
2.人都常常喜欢用自己的观念标准和价值观来理所当然地衡量一切。这一点,什么国家的人都一样,看问题都会有偏见(偏见也有方便大脑迅速,简洁认知世界和简化思维过程的长处)。他们并不了解其他国家和其他人的观念或价值,甚至也常常根本不愿意去了解其他国家和其他人观念和价值。所以自己认为是这样的就想当然地以为别人或别的国家的人也应该这样想。包括老梁这样也算精英比较有名的媒体人也会有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知世界的情况。
从这件事情,我认识到:
1.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说的话,甚至包括从报纸或新闻看到,听到或者名人说的东西;凡事都要多问多想;有了疑问最好能找到可以得到验证的答案。
2.出于对日语中“跪”这个单词含义的理解,我马上断定关于这个“跪”的报道一定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要通过学习不断纠错,不断迭代提升自己的认知,尽可能多地掌握正确认知世界的“尺子”。这样才能不被忽悠,才能使自己可以更开放地看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