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郝景芳--“生于一九八四”

郝景芳--“生于一九八四”

作者: 有好奇心的喵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19:21 被阅读0次

    就像我们和某个人的缘分很奇妙一样,突然看见一本好书也十分让人惊喜。

    一个中文系的学生即使天天逛着微博热搜,也没有太过注意文学界里某某作家的哪本书哪篇文章获奖了

    在偶然的情况下,读书软件向我推送了一本书--《北京折叠》,也许是恰好无聊,或者是书名吸引…这些暂且不论,反正这已经是吸引我读这本书过去了的原因早已无从查证,事实是这本书篇幅很短,所以很快就读完了

    没有太多专业评判的感受,仅作为正常读者感觉很荒谬又很奇幻,接下来就像做阅读理解一样按照往常的习惯更加详细的记录自己的理解,自己回顾深刻的内容,草草写下自己的启示就搁置一旁

    本以为的太多无心,甚至都要忘记自己读过这本书,有一天却在课堂上被老师提起,老师说有一部得了雨果奖的书………作者是郝景芳,书名是《北京折叠》。突然间被什么东西敲击了一样,心跳加速,因为一直以为那只是一本不起眼的科幻小说,作者名字也没有如雷贯耳,原来却有这么高的荣誉,不知怎的,突然间的自己因为自己看过这本书而暗自欣喜甚至有点骄傲。

    好多人告诉我的“好奇心害死猫”在我看来,就是谬论。好奇心这种东西对我来说永远是好的,它证明了我的行动力。

    课后,疯狂搜集郝景芳的资料,对于普通到每天三点一线生活的我来说,她的人生是那么的“神奇”。

    知乎上有人回忆:“这姑娘是当年隔壁班的学神,新概念作文她拿的名次貌似是够北大中文系免考的,然后她竟然考了清华物理系,我当时还觉得这种学神是不是若干年后出现在科研大牛名单里,结果就看到她入围雨果奖提名,真是智商碾压无时无刻不在。”

    中学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关于这个奖项,不是太了解,反正在印象里就是很牛,剩下的也只知道和这相关的是火过了我一整个青春的韩寒和郭敬明了。除了这些,还有各种各样奖项的前缀,最扎眼的是那中国第一位女性“雨果奖”获得者的称号。看着这些星光熠熠的称号,想着搜索软件弹出的照片,笃定的感受这和她沉静的气质很配!

    了解了这么多,看《北京折叠》是不够的了,所以关于她的作品开始了迫不及待地查找她,《流浪玛厄斯》《流浪苍穹》……《生于一九八四》,突然,看到1984这个数字,有点熟悉,顺着网页往前翻,才知道,她出生于1984年。直觉告诉我,这是一部带自传性的小说,正合我想多了解她的心。

    于是就点开链接开始阅读,越发的看下去,越无关是不是映射了作者的人生,因为书中的主人公形象十分立体,立体到她就是一个独立的人,独立于和作者无关的人。

    耐心看着故事情节莫名的一直有一种感受一直萦绕着我,描写父母生活时脑子里脑补的一直都是黑白色的画面。而描写作者毕业后自己生活状态时一直有一种潮湿昏暗的感受

    就如同这阴雨连绵的日子一样,没有生机,也没有太多温暖。

    毕业该何去何从,原来无论是出生在1984还是出生在1994,都是毕业生该犯愁的,看着身边人神采奕奕的风生水起,自己慌乱的没有方向,我们能做的只有自问自答。

    书里作者一直在强调“自由”这个词,无论同爸爸在布拉格街头讨论毕业去向时,还是和自己发小互相回忆自己原本憧憬的生活时,或者是和不知该称为男朋友还是知己的平生讨论政治哲学人生大道时,作者不止一遍的在心底盘问自己的自由在哪里。

    在无数次将就又无数次逃离后,终于,作者抑郁了,在痛苦中无能为力,面对心理医生,她不断质疑又不断自己否定。所幸在一个新的一年的春天,在美国一个偏远的小镇,在一个瓦蓝的湖边,作者似乎“劫后余生”。

    每个人都拼命的在让别人感同身受,却独独忘了自己。

    后记里,作者告诉读者,“这是一本非自传的‘自传体’小说,有一些心境,如果你经历过,就知道那些外在的相似与否不重要。事件的细节只是服饰上的冠带,事件的感受才是服饰下的躯体。”所以,我没有如愿一开始看这本书的直觉。可我一点也没有失落,甚至无比平静。就像作者在书的开头寄语里写的一样“生活总有太多混乱与难题,阅读是穿透迷雾的一束光,是让心底坦然和安定的力量”

    看完全书断断续续花了六个小时四十分钟,做了九十四条笔记,这些时间花在好几个白天和夜晚。不急不躁不紧不慢。

    生活中遇见一个对的人,会让一个打算浪迹天涯的人想安定。相同,在阅读世界里碰到一本值得看的书,也会让我们无比浮躁的心安静。嗯,郝景芳,生于1984,她的《生于一九八四》值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郝景芳--“生于一九八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sd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