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凌晨三点半,恍恍惚惚,大脑皮层仍旧兴奋的我,快速的睁一下眼,窗外给人的感觉应该还没到清晨,似月光又似灯光照亮整个房间。
脑海里闪出一行字,索性起身。
我径直走进书房,刻意地把桌子上手机反扣下,不想再看到手机的光亮,哪怕仅仅是显示已充满电的绿色呼吸灯。
熟悉地按下电脑电源键,屏幕瞬间发出非常不友好的刺亮,短短的几秒后,便适应了这深夜的蓝光。
伴随着清脆的键盘声,我敲下了那行字,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
码了这些字后,明显感到身体也恢复到了和头脑一样清醒。
失眠了。
熬夜,这可怕的熬夜,我曾经专门写文章和友友分享过熬夜的可怕。也曾经写过好几篇文章呼吁早睡。
借用网络较流行的话说,我每天跑步、早睡辛苦搭建起的“人设”瞬间今夜沦陷了。
其实,昨夜,我也是任性了一把,大概一点多才睡。
不能入睡的一个共同原因是,
睡前玩手机,睡前玩手机,睡前玩手机
具体点,就是刷视频。
深知视频的快速浅娱乐的危害,超强的AI推送功能,不停地向你呈现你喜欢的那一类视频,短则几分钟,长则十几分钟,一经陷入,便不可自拔的让你不知不觉的刷掉一两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
那些可怕的各种瘾估计就这种感觉,觉察不到,却又被深深裹挟。
跳不出,泥淖一般,直到在沙发上躺得浑身酸软,有气无力,恨不得瘫泥在地上。
为了抵御这诱惑,不被吞噬掉宝贵的时间,我曾刻意不安装某音、某视频。但头条上的视频这一次却轻松地套牢了我。
从晚上八点,不经意间浏览到一个介绍印度神剧镜头的视频,心里也暗示自己看完这几条就收心。
但却着了魔一般,一条条的刷下去,接着又看什么农村抓鱼抓虾的视频,不经意间,当刷到十点多时,下意识觉得该收手,要么码一会字,要么准备睡觉了。
然而,刷手机的可怕就在于,很难控制自己快速从沉浸式的浅娱乐中挣脱出来。
干嘛天天那么规律,偶尔放任一把不也是美妙生活吗?
我还在心里悄悄为自己开脱。
显然,我说服了自己,心安理得地继续放任。
再一个不经意,已经到了午夜零点,此刻我发现自己已经瘫坐在地板上,靠着沙发,寻找着尽可能让自己舒适的姿势,继续刷视频。
还好,我下意识地站起来关掉台灯,走进卧室,手里仍然不舍得放下手机。
以往,为了克服玩手机影响睡眠,我一般都是把手机放在书房,不带进卧室。
反正是放任了,睡前再看一下各大公众号的更新吧。
于是躺在床上,浏览着各大网站信息、推送文章等,看着电池电量百分数从十几至个位数,直到突然亮起了红灯,心里感觉一丝不乐意,还好没起身拿充电器,一直撑到显示“30秒后关机”,完全耗尽最后一丝亮光,才不得已结束这空虚的手机冲浪。
晕晕糊糊地去书房给手机充上电,回到卧室躺下来,酸酸的疲惫袭来,睡吧。
然而,兴奋的大脑哪有那么容易恢复平静,脑子里各种念头,能非常清晰地感觉到它在快速运转。
但是,我深知熬夜的危害,这个时候各身体系统正嗷嗷叫着要休息,肝胆脾肺都在排毒,身体内的干燥感十分明显,必须逼迫自己入睡。
既然都到了逼迫的份上,入睡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这样,似迷糊又清醒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睡不下去。
于是,就有了文章的开头。
好了,现在已经是凌晨四点三十八分,但愿接着能睡着吧。不能再熬啦。
明天,一定要早睡!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今天的千字任务完成了。
晚安,或者,早,亲爱的友友们。
稍后天亮后,有彩蛋。

02
中午十一点,献上彩蛋:
熬夜的深度警醒。
初春的暖阳洒在书桌上,开了一整个冬天的四季桂撒出阵阵沁人桂香,溢满书房。
时光安好多么是如此珍贵。
最贵的往往是免费的。
健康时,我们对生活中真正的珍贵常常习以为常,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而当身体敲响警钟时,才赶紧亡羊补牢,不幸的是,有时为时已晚。
复旦大学优秀教师于娟,海归博士,32岁的年轻妈妈,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2010年,一张乳腺癌的诊断书把她美好的一切葬送。由于发现太晚,癌细胞已扩散,不能手术,只能化疗。
与命运抗争一年零四个月后,于娟离开了……
她写了一篇文章《为啥我得了癌症》警示后人,摘抄了重要的两点:
一是饮食习惯。吃肉、荤多,暴饮暴食。
二是熬夜。十年间基本没在十二点前睡过。有时通宵。平时的早睡也是在夜里1点。
生病后,她才知道熬夜伤肝、伤内脏,长期熬夜基本等于慢性自杀。
其实,每次熬夜后,都是无尽的空虚。熬的夜又有多少是在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如果说为了工作,生活所迫,尚有一点无奈的正当理由。


而大多数人是放任,无意识地熬着毫无意义的夜。
比如,昨夜我玩手机。
还有的追剧,WiFi或4G里麻木地打发无聊的时间。
无意义熬夜更是愚蠢之极。
可曾想,
你说你懒,没空,不喜欢锻炼。
不舍得花钱去体检。
而在医院排队、住院又要花去多长时间。
ICU病房分分秒秒榨干一个家庭所有的积蓄。
03
我们再一次共同警醒吧!
健康需要大力投资和用心经营。
需要身体和精神两手抓。
身体上,要用坚持运动、健康饮食持续投资;用早睡早起、规律作息长期经营。
精神上,要用读书学习,输入输出刺激刷新;用平和心态、圆融愉悦滋养保持。
疫情还在继续,至少要深刻明白一点:
最终与病毒短兵相接的,是自身的免疫力。
免疫力才是健康的底层逻辑。
以上也是自己提高免疫力的有效实践方法。
共勉!
欢迎加入每天写千字,日跑一小时 团队
请联系:wwflyfree
2020年,每天陪你写,每天陪你跑!
(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