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何先生
大学即将毕业,我也来写一写自己的“心智成熟的旅程”。书中一开始便提到了贯穿整个人生的一大问题:自律。对于这个词我们怕是再熟悉不过了吧。从我们哇哇落地开始,父母便帮我们开始了自律(姑且称作代律),按照常理,12岁的时候一个孩子就应该可以做到自律,继而终其一生自律一生。那么何为自律?如何才能算做到自律呢?
Self-discipline书中阐述:所谓自律,便是主动以积极地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以四大原则为准: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①推迟满足感。什么是推迟满足感呢?说到这个词,我想到自己多年来的一个习惯:早晨我上食堂要了一碗早餐面加煎蛋,吃饭的时候,我总是先吃面喝汤,等到最后才去吃煎蛋。这不对啊,我是喜欢吃鸡蛋的啊,不论是煎的、煮的还是炒的,为什么还要留到最后呢。那我想问你,你是不是第一口先吃煎蛋再吃面?其实,这便是先苦后甜。咱们再来将镜头对准八九岁的小孩子,你家小孩每天放学后回家的第一件事是不是放下书包打开电视机?小孩是不是会说先看一会看完就写作业?你是不是觉得没什么,小孩说的也在理,反正前后都要看电视的是不是?那我想说的是,问题的种子已经在你家小孩的心中萌芽了。其实,这里边有一个先享受后吃苦和先吃苦后享受的问题。如果是前者,就像你家小孩这样看完了电视再去写作业,这就存在一个未知的问题:作业到底写得完写不完并没有保障。小孩子对电视的兴趣肯定比对书本的兴趣大得多,所以如果你让他先写作业再去看电视,这样他就有了完成作业的决心,因为他要看电视呗!因此,将来的我可能这样做:孩子的童年,从五岁开始便要学习自律,即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乐;上小学的时候,他回家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先完成家庭作业,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虽然我当年是为了逃避做家务活),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先苦后甜”的最佳时机;当孩子满12岁时,应该已经可以做到无须父母督促,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16岁的时候,这个原则就演变成他的习惯,像我一样。当然吃早餐煎蛋面时先吃煎蛋也可以。哈哈。
(等下回咱再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