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精要(111)
黄岐之
“卷九·疮疡解”
[摘录1] 疮疡之病,因寒邪伤营,血涩气阻,积郁成热,肉腐为脓。阳盛则红肿而外发,阴盛则黑塌而内陷。其轻则疥癣之疾,其重则腹内之病。
《灵枢》义哲而无方,《金匮》法略而未备,后世外科之家,仰钻莫入,茫若其言,玉版尘封,金匮云埋。知若亚父,遭此难而身倾;贤如伯牛,遘斯疾而命殒。贤智不解其义,而况余子乎!
往年目病,悔为庸妄所误,寒泄脾阳。耳后壅肿,清脓如注,又几误于外科之手。游息浮扬,一缕未断,念之至今病悸,作疮疡解。
[意义] 疮疡(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之病,因寒邪伤营,血涩气阻,积郁成热,肉腐为脓。阳盛则红肿而外发,阴盛则黑塌而内陷。其轻则疥癣(由寄生虫疥癣虫(螨的一种)感染引起的皮肤表面的疾病)之疾,其重则腹内之病。
《灵枢》义哲(医理)而无(药)方,《金匮》法略(医法)而未备(缺乏),后世外科之家,仰钻莫入(仰慕无门),茫若(茫然)其言,玉版(医典)尘封,金匮云埋(沉入云雾)。知若亚父(先智亚父),遭此难(患此疾病)而身倾(身残);贤如伯牛(先贤伯牛),遘(遇到)斯(这)疾(病)而命殒(亡)。贤智(都)不解其义,而况(何况)余子(其他人)乎!
往年目病,悔为庸(医)妄(妄为)所误,寒泄脾阳。耳后壅肿,清脓如注(往下倾泻。),又几(多次)误于外科之手。游息浮扬(行止轻飘),一缕(思虑)未断,念之至今病悸(害怕恐慌),作疮疡解。
[感悟] 疮疡之病,因寒邪伤营,血涩气阻,积郁成热,肉腐为脓。阳盛则红肿而外发,阴盛则黑塌而内陷。其轻则疥癣(由寄生虫疥癣虫(螨的一种)感染引起的皮肤表面的疾病)之疾,其重则腹内之病。
《灵枢》医理而无药方,《金匮》医法而缺乏,后世外科之家,仰慕无门,茫然其言,医典尘封,金匮沉入云雾。先智亚父,患此疾病而身残;先贤伯牛,遭遇这种疾病而命亡。贤智都不解其义,何况其他人!
往年目病,悔为庸医妄为所误,寒泄脾阳。耳后壅肿,清脓往下倾泻,多次误于外科之手。行止轻飘,思虑未断,念之至今害怕恐慌,(故)作疮疡解。
(“《四圣心源》精要”文集为原创系列文章,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