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人际关系中,既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想,又要尊重个体差异,求同存异,使利益最大化。这一原则用史蒂芬•科维的话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要注重“综合统效”。
综合统效的原则适用于各种场景之下。大到国际关系,小到家庭关系。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与国之间求同存异,共谋发展。在这一原则下,我国和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综合统效要求我们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
在学校里,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智力、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存在很大差别。老师应该“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安排作业需要有梯度,尽量能让每个人都学有所获,获得成长的自豪感。比如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留一张试卷,中等学生可以做半张试卷,而成绩差的只需要做好一两道题即可。这样的作业布置,就不会出现完不成作业的情况。最终的结果是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学生不愁,老师不气。
三人行必有我师,综合统效的精髓就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最后,用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就职演说自勉:对关键事务——团结,对重大事务——求变,对所有事务——宽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