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夏天青简单地讲述了曾明早先在河东新区“屯地”,并由此开发成了获金奖的“鸿儒家园”后,肖小芳有点似曾耳熟的感觉。
夏天青也很好奇肖小芳,为什么对“鸿儒家园”有印象时,肖小芳解释说:夏姨,应该是五年前吧!我中午回家,正好看本市新闻。
新闻里正好播放河东新区“鸿儒家园”获住宅设计金奖的新闻,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记者紧接着说“鸿儒家园”暂时概不对外发售,而是采取自主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
我当时很好奇:楼盘正好获设计金奖,为什么开发商不乘机发售,赚个好价钱呢?
嗯,时间是对的!看来小芳也恰巧看到了这则新闻。刘长河在一旁肯定地说道。
肖小芳随后又叹气说:世界很大也很小。我也没有想到“鸿儒家园”是曾哥开发的。
而且五年前,正好是我在蓉城市第二中学,担他两孩子的班主任的第二年。
而我也算是刚刚认识曾哥不久,无论如何我也想不到“鸿儒家园”的大老板是他?
小芳,这个没有什么奇怪的。小圈之外和非“鸿儒家园”的员工,没有谁知道我哥才是大老板……张晓芳也在一旁笑道。
唉,我这个小女子“有眼不识泰山”啊!
这句话常用来比喻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 。
肖小芳自嘲着。
夏天青笑了笑说:小芳啊!这不奇怪,有人高调,有人低调,曾明就属于后者。
反正我是知道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以前对曾哥的印象,太拘泥于“外相”,并未认真去辩析背后的真相。
现在想起来,武子哥、晓芳姐对曾哥言听计从,尊敬有加,我就应该猜想到,曾哥也应该有辉煌的成就。肖小芳这才有点明白过来。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曾明做什么事都注意于细节,也注重于细小的积累。
往日看似平淡无奇的交流,曾明都是带着问题来的,一旦得到完美的解答,或者达到心里预期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小芳,你可别看曾明人到中年了,也只做了几件事情,但样样是三思而后行,每件事情也做得相当漂亮。
至于给我们小圈里的朋友的建议,那可就多了。刚刚唐平不就在感谢曾明多年前给他出的主意吗?
刘长河满脸的欣赏之情。
肖小芳也似乎明白了什么,然后问道:刘叔,曾哥是不是那种特别善于思考的人?他能想到别人所未能想到的?
刘长河回答道:你这点说的是对的。但曾明能想到别人未想到的,这取决于他非常深厚的综合素质。
曾明还有一股子“钻劲”,那就算是跨行,或不懂的地方,他不搞懂的话,决不会轻言而行的。
当然,这跟曾明从小接触生意经、专业学得好、对经济活动特别敏感有关。
曾明这一特殊技能在我看来,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
刘长河老人的解释虽说精简,但也足以让肖小芳释怀了。
很多人的成功,决不会是简简单单的过程。“成功由积累,中休犹不可,况本无基址。”这句话也许是对曾明比较中肯的评述。
夏天青笑着说:小芳,你也不必纠结于过去对曾明的缺乏了解,多从现在、多从以后去了解、观察他的所言所行,我想你必定有所收获。
谭松老人看到肖小芳认真地点头,也笑着插话说:肖老师,别说你了,就连我这个“前岳父”都觉得有些愧疚。
算起来,我和曾明亲如父子,相识相处也有20年了,但我也未预到我这个“前女婿”,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而且还是小圈里,人人敬重的“智囊”。
我认为刘大嫂(夏天青)刚刚说得好,不必纠缠于过去对曾明缺乏了解,而是从现在、从未来去了解他、跟着他,在各自的领域做好自己,并尽可能地为大家共同的事业多做点贡献。
谭老弟平常话不多,但这话说到点子上,为大家共同的事业多做点贡献,才是我们现在所想的……刘长河也大为赞美道。
精彩待续……
亿万人中遇见君,缘份二字妙难挡。
贵手沾福轻摩娑,点赞关注加收藏。
(文系原创,盗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