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看了张鹂的一本书《先有大格局,后有大事业》。中间有很多数学、物理、天文学等学科的公式法则,从法则延伸至理论,略显枯燥,这本书我用了两个半小时进行了粗略阅读,摘抄下部分内容。
书籍结语,感觉很不错,共勉: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这本书引发我思考的有两点:一是,中国的人情关系;二是,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关系。对比最近听南京大学的一位老师的课程,似乎对“人情”有了新的理解。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推崇西方的个人主义,讲求人格独立,对中国的人情――人情世故――保持消极态度。另外,认为中国的人情关系带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能体会到人情冷暖。因此,对此持积极的态度。下面说一下我的态度吧。关于人情方面,南大教授从社会学方面的解读,对比了中西方的人际交往的差异,也分析了各自的利弊。中国人之间的交往讲究一种连结关系,今天我帮了你,你就是欠我的,明天我有事情你就要帮我,而且要比我帮你的多。可能我第二次还不让你还,欠着,人情越欠越多,最后就要你大还。这不仅互帮互助还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当然,不排除有恼火的情况存在。西方的文化讲求人格独立,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吃饭要AA,我挣钱自己花,我的事情自己做……这种情况就导致人是独立的,自由的,我只需要对自己负责,而不需要对他人负责,即便是自己的家人亲人。本书中,作者的态度明显是对中国的人情持积极态度的。但他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和态度,并没有强推自己的态度。我个人认为人格独立与人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冲突(如果不严格界定界限的话)。在日益发展的当今时代,人格独立是想要寻求人格发展、实现梦想抱负的人必须要拥有的一种“品格”吧。因为,只要你可能投身于社会中,你会发现,当你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就意味着一切靠自己,很少人会帮你,更少人会真心帮你。但,我们毕竟生活在中国,那就要按照中国的社会生态圈的生存规则来活着,如果你只想依靠自己,在中国,可以肯定地说你没有发展未来和空间。这是一个讲求团结合作的时代,再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社会快速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地大量输入信息,快速做决策,若是只知道依靠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很可能让机会流失。另外,一个人的想法甚至几个人的想法不一定是准确的,而且,信息更新太快,你如何能确保自己能及时抓住各行各业的新信息。所以,与人之间的连结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自己掌握信息,把握机会,从人类学、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与人连结还极大有利于自身人格性格等的全面发展,让自己不至于发展成一个思考行动十分偏激的人。当然,这种态度不能作为学术定论,因为这只能是人情论与人格独立论之间的灰色地带,我们生存和发展游走的区域范围,避免自己极端化。尤其在生活在中国,我们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也要明确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在哪里生存就要遵循哪里的生存法则,除非你很有能力和信心做一个“异类”。这个世界容得下“异类”,包容任何思想;这个世界太多元,我们也太矛盾,机遇无处不在,危机也时刻共存。
关于“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作者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以很理直气壮地说出来。只不过,这个“为己”的“格局”应尽量大一些,不仅要“利身”而且要“利心。”要做一个聪明人,聪明人会明白:你是全世界的中心,但不要以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世界的中心。我们每个人都要发展,所做的自然也都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事情。如果要反驳,那你要回答我,即便无私奉献不是为了自己内在的平和与安定,不是利己行为吗?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悟性很差的人,直白说就是“不聪明”。开始很单纯天真地以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你对我好,我对你好,就能维持下去。在大学里面,自己涉身于人际交往发现自己对此一直有社交恐惧,只要身在其中就会恐惧焦虑。面对焦虑,自己变得无处安放,偏自己又是一个执着于对与错的人,拼命游走在图书馆的书架之间,企图找寻正确答案。只为了让自己不变成一个看起来很“怪异”的人,要合群,要熟练,要熟练地交往和活着。慢慢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维持不过两个字“交换”,或等价或不等,或物质或感情。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很重要,我自己如何看待人事物,我自己想做什么,我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的人,这很重要。这就是利己,是尽己所能发展自己,对自己好。然后,尽己所能帮助别人。那时候的开心来自一种内在的平和和真诚。
所以,做一个聪明人吧,至少你会让自己活得省力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