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数据对象
在企业的IT信息系统建设中,有一种对象在企业范围内是跨系统存在的,例如人员、职能部门、机器、客户等。
在企业的业务系统设计时,往往需要与这些主数据对象打交道,并且同时其他业务系统进行交互,对主数据对象进行通过维护,例如在运维系统中,对机器这个主数据对象,监控子系统做的是监控作业,自动化子系统做的是自动化作业,ITSM子系统做的是生命周期管理,那主数据对象的状态如何再各个系统之间产生联系的呢?
主数据对象的状态定义
作为主数据对象,除了唯一ID和核心信息之外,还有状态。随着不同环境的变化,状态也随之变化。
例如机器,我们可以定义几个状态,包括未上架、只能自动化、正常、维护中、已下架这5个状态。
我们需要提前对这几个状态做好定义,例如【未上架】状态表示,该机器尚未有IP地址,无法联网,所以也无法进行自动化作业、监控作业,无法为交易系统服务等。
主数据对象的状态的使用
根据数据中心对主数据对象的标准状态定义,各个系统可以配合自己的实际业务,进一步定义状态对应的具体动作。
例如,在自动化作业系统中,设计就要定义好,如果机器的状态是【未上架】,则视为无法操作,不能做任何自动化作业,否则报错。
例如,在监控系统中,就可以这样定义,如果机器的状态是【运维中】,则视为不需要监控,作为监控静默期的输入参数,有效防止告警风暴。
主数据对象的状态的更新
主数据对象的状态一般是由不同系统共同进行维护,并且在数据中心统一更新后,发布给不同系统消费。
对于状态的变更来源,一开始也应做好定义,可以由多个数据源共同发起,但是不可以由非合规数据源对状态进行修改。
例如:【维护中】这个状态,规定可由【运维排班系统】和【ITSM】共同设定,那么【自动化作业系统】因为无法自动化作业,也擅自去修改这个状态就不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