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
原作名: Change: Principles of Problem Formation and Problem Resolution
作者: [(美)瓦茨拉维克] / [(美)威克兰德] / [(美)菲什]
译者: [夏林清] / [郑村棋]
教育科学出版社,?
忘记是开智群里谁推荐的改变这本书了。当时似乎是与《成功》这本书一起推荐的。但买回来之后一直没看。
上星期四偶尔翻到,看到它以讲群论开始,看来比较哲学口吻,想着还挺有意思的,就越过群论,直接跳读。
读着读着,感觉道理清晰明了,使用第二序改变这个名词,说了为什么会有悖论、困境,又怎么跳出困境。
读到实例部分,发现不对劲,怎么越来越像《少有人走的路》和《梦的解析》?难道他们都是搞心理咨询的?并非搞哲学的?想起来,似乎看丛书主编和译者的时候生了一点疑问,为什么都是教育学院的?于是再倒回去看作者背景,这才发现:他们确实都是心理咨询及精神科专家。
为什么一本初看起来像是说通用的改变的道理的书,会实质上是一本心理咨询类书呢?仔细想想悖论、困境所造成的“原地踏步”的后果,再想想什么职业的人最经常面向限于困境之实例,最需要掌握走出困境之道,豁然开朗:谁说不是心理咨询及精神科医生呢?
带着这样的认识,回去把越过去的群论理论基础看了一下,发现理论基础是两个:一个是群论,系统内怎么变都是不变。一个是逻辑学里的种类理论,前提变了就是系统变了,内部关系也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作者称基于群论的这种系统内变化为第一序改变,称基于种类理论的系统自身发生了变化的为第二序改变。这两个数学哲学理论的引进,让悖论困境“无所遁形”,后面不管是否能思考出解决方法,都至少让问题本身不那么云里雾里了,解决的信心也就大很多。
书里的许多实例,并不能完全理解或者复现出景况。我主要的收获是:看到了自己生活中哪些想法是属于“逃避”类的,例如想着如果遇到的不是这样一个人。但也有时候想着,不管遇到的是谁,总会演变成这个样子。后者的盲目悲观,是模模糊糊意识到自己处理应对方式上有些特点(造就的局面),但心里又不认同世俗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所以是迷茫的悲观。知道困境悖论的“原始形象”后,对此有一定程度的信心修复作用。
只想说:他们推荐得好有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