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陪我走走》是我刚毕业的时候,一个文友写的系列诗歌的名字。
平淡而温和,不需要烹茶煮酒那么麻烦,陪在我身边一起走走,就好。
也许我会絮絮叨叨,也许我会一言不发,也许我会听你讲讲生活里的琐事,甚至我会像一个行吟诗人一样,背一首诗给你听。
你看,“你饿不饿,我给你煮碗面”如果换成“你寂寞吗,我背首诗给你听”,是不是格调瞬间就提上去了?
邀你陪他走走的人,应该都是儒雅的,因为只有儒雅的人,才不能借助红酒咖啡灯红酒绿红茶绿茶来营造氛围。
生活里有氛围有格调的,终归只是一小部分,看上去很高端很文艺的人,也仅仅是看上去而已,因为能晒给你看的,多半是摆拍。
“陪我走走”就不同了,最好是在秋天的傍晚,西风吹得紧,需要把双手插进风衣的口袋里,两人相伴,缓缓而行,是一种自带诗意的画面。
既然生活总是平淡,所谓的格调也多半让位于现实的压力,那就从现实起步,从一段步行的路,叹昨天的米又贵了,今天的饼又薄了,或者叹一叹时光的逃去如飞,至少,有人陪在身边一起走,就是一种幸福。
二
今天不写风花雪月,也不写说理的文章,只是邀你陪我走走,你多半就能看出来,我状态不大好。
现在我在写的这个系列文章,从内容上看是没联系的,有关联的只是写作时间。我做事情不长久,经常三天打渔两天晒网。5月底发现有一个叫简书的网站,写了文章可以直接发布的,就想持续写下去,今天写的这篇,已经是第51篇了,虽然内容、风格各不相同,但至少是坚持了这50天。
为了给作品多一个展示的窗口,我的简书一般会在四个平台上发布,分别是:简书、新浪博客、QQ空间和微信公众号。
近几日,简书崩坏了,十次有八次打不开,总是显示“您的链接不是秘密链接”。这就让我的写作变得麻烦,经常是写完了保存不了,只能保存一部分,剩下的还得凭记忆再写一次。
昨天,我的新浪博客也崩坏了,而且连新浪网都没幸免,只要打开,三秒钟之内就会跳转到一个赌博的网页上去,各种杀毒手段都用了,还是没效果。
这样,我四大内容平台就剩下两个。
在IT科技这么发达的时代,我想精进写作,坚持日更一篇,但是比较恶搞的是,网站不让。
三
日更一篇,其实是一种比较狂妄的做法。
因为那可是码字,灵感总有不够用的一天。
我最初听说这种操作,是在书店里,看到星云法师的系列著作,序言中谈到,有人问他,坚持多少年,每天写一篇文章,是怎么做到的呢,星云法师的回答非常谦虚,说是自然而然地,每天吃饭走路,会有一点想法,在脑子里整合一下,就写出来了。
我把那套书买下来,读了有十来篇,就束之高阁了。
不是因为书不好,而是买书如山倒,读书似抽丝,又兼买了其他图书,喜新厌旧的毛病犯了,就没继续读下去。
你看,把一套书读完尚且这么难,要是每天写一篇,岂非更难。
四
我第一次训练日更一篇,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二份工作,在一家物流网站当撰稿人,负责一个专栏。
由于方向是确定的,所以写起来容易得多,再加上那是我的本职工作,每天可以有8小时的时间去死磕。
我写了大半年,渐渐觉得写作其实没那么难,只要有足够的洞察能力、词汇量和坚持到底的毅力,日更一篇也能实现。
现在我成了自由职业,写的稿子也多是职务稿件,我本人是没有版权的,作为一个普通的作家,我不能几年过去,发现抽屉里没有自己的作品。虽然这些文章之间大多没有关联,有时一本正经,有时嬉笑怒骂,但是留下一点作品总是好的。
而且,每天自由写作一篇文章,能培养出留心生活的好习惯。
五
早年读过一篇鸡汤文,标题大概是《你不可能比他们更天才》。歌词大意是:鲁迅等一波儿神人,一辈子写了多少个字,仅仅写下来,就需要多少时间,平均到每一天,写作时间是多少。人家是神人,咱是普通人,神人都这么努力,如果我们不努力,想超越鲁迅他们,是不可能的。
我在简书上经常能读到文友们的作品,有一些文章是感叹自己日更多不容易,是如何坚守的。其实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功底有没有提升。也见过很多求关注的,我就想,读者是求来的吗?
写作仅仅是和自己心灵的对话,至于是否有人喝彩,这根本不重要。
所以当我的微信公号文章阅读定稳定在30次以内,我也懒得推广了,滑落到个位数又何妨,倒是落得清静。
六
实话讲,我的压力挺大。
怕稿子逾期交不上,因为稿子总是写不完。能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来写一篇文章来,已经相当不容易。如果哪天我停止了,不写了,最大的可能性倒未必是写不出来,而是没那个精力和时间。
写作是一种输出,知识储备用完了,也就写不出来新意了。所以我还必须每天留下一段时间来读书,写读书笔记。有时候写得累了,还想练一会儿毛笔字。
七
好了,我说过,邀你陪我走走而已,不讲大道理,也没有出彩的内容,只是一篇流水账,略记我的生活状态。
今天就漫步至此吧。
2017.07.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