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的是涣卦,“六四”爻说的是一个有远见、会领路的人,在洪水到来之前能够指引大家往高处奔跑,洪水冲击人群,使之聚集到山丘上,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凝聚群众,改造社会的机会。
今天的这个人物故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任何一个组织或团体,人心若不齐,可致离心离德,重私利而忘公益,使风气败坏,最终走向腐朽没落。因而,当显露涣散的迹象时,应顺应民情,以强有力的对策,及时消灭派系,抑制私利,革除弊端,才能不断的精进。汉景帝刘启谙熟涣卦中阐述的挽救涣散原则,所以才大有作为。
景帝为太子时,是典型的王宫贵族形象,纨绔子弟的做派,一次因为误会打死了吴王刘濞的儿子,刘濞因此怀恨在心,更加强了势力培植。
到景帝即位,刘濞已经准备了四十年,成为威胁最大的诸侯王。所以晁错主张先削吴王的封地,景帝也听从晁错的意见,决定先削夺吴王的两个 郡。
吴王刘濞见朝廷有所行动,立即联合其他潘王叛乱。他以“诛晁错、清君恻、安社稷”为旗帜,联合各地诸侯王起兵。公元前154年正月,削武沼书一到,刘濞便在广陵(今扬州)起兵,接着胶东、胶西、济南、淄川四国起兵,包围齐都临淄;赵则与吴兵汇合西进。声势之浩大可谓前所未有,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久居太平的景帝,从未见过这架势,当时也慌了手脚,一些奸臣趁机也想除掉晁错。其中曾任吴相、与晁错有隙的袁盎与窦婴说动景帝杀晁错以息叛乱,说是这样就可以兵不血刃地将叛乱平息。
景帝虽然知道晁错是朝廷得力的栋梁大臣,但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就一面调兵遣将,一面诛杀晁错,并派袁盎等去宣谕吴王息兵。
景帝初时还以为叛乱可以就此平息,可是他根本就是小看了吴王刘濞的野心,吴王刘濞嘲讽的说,“我已经是东方的皇帝了,还有谁配给我下诏?”,此时,景帝才知道自己错杀了晁错,这是一件令亲者痛,而仇者快的蠢事。
吴王根本只是给自已找个借口,他的目的本来就不只是杀晁错,于是景帝派郦寄率领一支队伍出赵。派栾布率领一支队伍入齐,派太尉周亚夫率36位将军讨伐吴楚叛军,又召窦婴拜为大将军,屯兵荥阳,统率全军,各位将领都显示出了杰出的才能,不到三个月就平了叛乱。其中赵王、楚王自杀,吴王逃奔东越,后被东越人杀死。胶东、胶西、济南淄川四王全部伏诛。
七国之乱平定,地方割据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同姓诸侯王所引起的政治矛盾。景帝乘势“抑损诸侯,减黜其国”,把叛王封地做了一番调整。收回了藩镇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使王国的独立地位被取消,权力也大大的削弱。从此诸侯王只能享用王国的租税,而不能过问行政,成为只有爵位而无实权的贵族。后来汉景帝颁行“推恩令”,彻底为结束汉初以来诸侯涣散割据的状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一平叛不仅使藩镇对于朝廷的威胁得以消除,也提升了景帝的威信,只不过晁错的死,却是景帝一生的憾事。
智慧金言
本卦是要告诉人们,集体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有人的地方集体的力量更是不可小觑,只有众人合力的精神才能达到其利断金的效果,使集体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壮大,相反每一个成员都斤斤计较个人利益,抱着“唯恐天下不乱”的想法去搞破坏。相信久而久之集体也并非集体了,集体都没有了,个人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