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框架

知识点
1)函数括号里的内容:叫“参数”也可以理解为自变量。
比如len()函数会根据括号里放的参数的不同,输出(返回)不同的值。
2)函数的样式
def math(x):
y = 3x + 5
return y
第1行:定义,函数名,再搭配一个英文括号和冒号,括号里面的是参数
第2行:开始缩进的代码就是函数要实现的功能,也叫【函数体】,是通过函数想要达到的功能目的
第3行:是返回的意思,可以指定函数执行完毕后最终会返回什么值或表达式
3)调用函数
给自变量定义一个名称,打印这个名称,就是调用函数的过程(个人理解)
def math(x):
y = x ** 2 + x
return y(上面是定义函数的过程)
a = math(10)
print(a)
也可以只用一行代码print(math(10))来表示同样的意思
4)定义函数
定义函数过程中,()里没有参数
说明不需要参数的参与 案例当中是直接打印,且不需要返回值
例如,
def opening():
print('总有一种味道能温暖你~')
print('深夜食堂正式开业啦!')
print('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你前来品尝!')
opening()
5)函数的嵌套
比如,print(len('我和你'))。Python会先执行len()函数,得到一个返回值,再由print()打印出来。
6)def语句
def语句后的代码块只是封装了函数的功能,如果没有被调用,那么def语句后面的代码永远不会被执行
下述案例只是调用了main():这里的调用语句是main(),所以会直接执行main()函数里的代码
def div(num1, num2):
growth = (num1 - num2) / num2
percent = str(growth * 100) + '%'
return percent
def warning():
print('Error: 你确定上个月一毛钱都不赚不亏吗?')
def main():
while True:
num1 = float(input('请输入本月所获利润'))
num2 = float(input('请输入上月所获利润'))
if num2 == 0:
warning()
else:
print('本月的利润增长率:' + div(num1,num2))
break
ma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