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思维看似是自己的,并且它能主动地指导我们的行为。其实则不然,它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行为也受到影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一般会几点起床?如果是和别人住一起呢?你的起床习惯会和你一个人时一样吗?
我们没有绝对的答案,但却有相对可能性。假如和你一起住的,是几个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学习的人,你会选择一人“独守空床吗?”首先,这样的环境会给你的认知造成一定的冲击,你在看惯了不起床的人,自己也习惯了不起床之后,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必定会产生很大的思维冲击,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要么你很讨厌这些人,认为他们早早起,严重耽误了你的休息,要么你也想早起,这下你有可以模仿的对象了。后一种好办,你的行为或许在第二天就可以受到你同学的影响,我们来看第一种,先是,你抱着很讨厌他们的态度,开始继续睡你的大觉,但是你发现你睡不着,然后翻来覆去,睡不着不是你不瞌睡,而是你心里充满了怨恨,烦躁,你恨不能下去抽他们几个嘴巴,但是不要说抽了,你连反对的话都不能说,于是你躺在床上煎熬,这样,你一直到早上七八点钟,还是没有睡着,这时候又不得不上课,所以你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上课,上完课,到了晚上,你累的甚至连游戏都打不动了,早早上床睡了,结果第二天早上,你又被他们吵醒,这样重复了几次之后,你发现你不需要他们吵了,甚至还没到他们起床,你已经醒了,然后你心里的忿恨也渐渐没了,你躺着也实在无聊,于是也和他们一起起来了,这样,你忽然发现自己形成一个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就是你的行为被动改变的现实。
然而,上面的所说得结果是可遇不可求的,我昨天看到一则新闻,在讲川大的一个寝室,六个男生,用很好的习惯相互影响,结果四年之后,两个报送清华北大,两个准备出国,还有两个也保送到重点985,这就是周围人的力量。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遇到的是不起床的室友,你慢慢也会变得不起床。
其实还可以举出很多种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身在一个很小的农村,往往会以为世界就是我们眼前的世界,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们会和现实的科技,文化,时代的进步,有多大的差距?所以有时间一定要从限制自己的狭小空间里走出去,不要认为你的思维是自由的,他其实很听话,当你把它放在一个小小的黑盒子里的时候,时间久了,他真的会很适应这个盒子,甚至都不愿意走出来了。这个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让思维成为你的主人,而是要控制它,让他听命于你,那你必须操控你的元认知,让它先解放出来,这样,你的接下来的具体思维才能得到解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