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公益讲座」如何对治恶习

「公益讲座」如何对治恶习

作者: 木木家阿苏 | 来源:发表于2017-06-26 20:44 被阅读215次

    众所周知,儒家“雅圣”孟子提倡“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人的仁义礼智等品德是天生固有的,人的为恶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和主观不努力造成的,“性善论” 是孟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与孔子认为的“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佛经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等思想一脉相承。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应的,战国末期的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有本能欲望,人性本恶,为此会带来种种恶习,因此需要道德教育去引导、修正。

    “性善论”与“性恶论”两种主张被后人争辩了近千年,事实上这两者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性善论”以人性本善为出发点,认为人只要靠自己的自觉性就可以提升道德修养,“性恶论”以人性本恶为前提,强调对人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孟子讲的“性善”是指人的天性、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讲的“性恶”是指人的禀性(比如情绪里的怨恨恼怒烦)是恶的。而我们经常讲的“习性”有善也有恶,就像我们的习惯,有些习惯是好的,有些习惯是不好的。“天性”是我们没法去改变的——你修行是这样,不修行也是这样,因为天性本善。既然大家的天性都是善的,那为什么圣人很有智慧,我们却缺少智慧?这因为我们的习性、禀性不好,就像一个开着的灯泡,它一开始是亮的,但是日积月累被灰尘覆盖后,光线就黯淡了,如果把灰尘擦去它就又会变亮了。因此我们要在习性、禀性上去修行,把不好的习性、禀性这层灰尘擦去。要做到“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需要先做好“三个和谐”。

    一、与天地规律、自然规律和谐

    与天地运转、自然变化的规律相和谐,比如说“天亮起床,天黑睡觉”,你遵循这个规律就是“善”,不遵循这个规律就是“恶”。在《大宝积经》中,佛陀对弥勒菩萨说“应当观察喜欢睡觉的人的二十种过失”,瞧瞧,关于睡觉这一条我们就可能有二十种过错了,常年这么睡下去,人就会越来越懒惰。中医讲久卧伤气,身上元气不足,湿气很重,人会越来越乏力。晚睡伤血,晚起伤气,时间长了就伤志,人就没有了斗志。任何一种习性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禀性,禀性是长久以来累积的坏习惯,比如懒惰、熬夜、抽烟,禀性是很难改的,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再比如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农耕都遵从了这个更古不变的规律。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夏天穿薄的衣服,冬天穿厚的衣服,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如果跟它对着干,肯定会出问题。很多女孩子大冷天的为了风度不要温度,穿很少的衣服,冻得脸发青嘴发紫。找中医调理身体的人里面,有很多就是因为以前年轻不懂事造成的身体问题。

    二、人自身的和谐

    人自身的和谐,包括五脏的和谐,身心的和谐等。心里想干什么,身体就愿意干什么,这就是身心和谐,但是现在很多人做不到这点,比如有的人心里想要早起,但是身体就是起不来,时间长了就会越来越嫌弃自己,这就是身心不和谐。我们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小目标,循序渐进去改变自己,比如说想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你昨天晚上11:00睡觉,那今天晚上就10:50睡觉,提前十分钟,明天晚上再提前十分钟,时间长了,就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了。

    三、与社会规律和谐

    与社会规律和谐,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孟子· 滕文公》中指出“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父子之间要相亲相爱,君臣之间要有适当规则,夫妇之间要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要有尊卑秩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

    以上三方面是我们检验自己的标准,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一天要多次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不断改变,不断进步,就越活越幸福。如果随着自己那些不好的习性、禀性去走,习气会越来越重,会越活越烦恼,越活越倒霉。有的人喝水都塞牙缝,这一切“果”都是自己种下的“因”。

    那么,我们如何去改变?以“习性”为例,习性有善有恶,我们要分别把它们列出来,比如不早睡早起、说到做不到、傲慢、虚伪、自以为是、怨恨恼怒烦、不敬长辈,这些都是恶的,列出来后逐条去改,先把恶的习性改掉,禀性才有可能化掉。现在有个词叫“无明火”,讲的是一个人莫名其妙就烦躁了,还有西方讲的“叛逆期”、“更年期”,说人的情绪与这些什么期有关,其实中医角度没有这样的说法,中国有自己的一套内证方法,教导我们自身去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禀性不容易改变,我们只能从习性入手,把怨恨恼怒烦祛除,慢慢地身心就和谐了,身体就健康了。

    古人讲“三只治七分养”,身体健康只占生命很小的一部分(10%),更重要的是“心性”,医生能治好的也就是10%的疾病,比如风寒暑湿燥火,中医讲的六淫之邪造成的疾病,而90%的病是医生没法治的,这些疾病是自己不好的习惯造成的,是自己的禀性造成的,比如怨恨恼怒烦这些情绪,怒伤肝,恨伤心,怨伤脾胃,恼伤肺,烦伤肾。有些人的脾胃病治好了,可是不久之后又复发了,病人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医生也搞不清楚原因,这就是不知道导致脾胃病的源头的“怨”这个情绪,因此,如果一个人有脾胃病,应该看看他是不是总喜欢埋怨别人。可见,禀性作用在生命上的能量非常大,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

    我们对古圣先贤的教诲要有信根,要持有敬畏心,要发自内心地去改变自己。古圣先贤所有的教育都是关于人性的教育,包括中医的教育也是一样的。这些教育不是来控制我们,说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做,而是想让我们少犯错。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经典可以学习,比如道家的《太上感应篇》,儒家的四书五经,还有《弟子规》,这些经典都是根据人的天性、习性来写的,我们要去对照和反省自己,看哪些没有做到,逐条去改变。

    佛家有句话——“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深知因果报应的可怕,所以谨言慎行,深怕自己堕入因果恶性的泥淖中,而一般众生,对因果报应愚昧无知,不知慎因,等造了恶因,受了恶果,才来反悔莫及。众生始终有侥幸心理,比如我们中国人除了宗教会去谈死亡,老百姓是不谈死亡的,你说死,他会说呸呸呸,好像死离大家很远。其实它离我们很近很近的,有的孩子几岁、十几岁就死了,有人因各种莫名其妙的天灾人祸而死掉,这些都是自己种下的不好“因”。所以众生是种“果”的,但是“果”一出来自己又怕,说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是做了什么孽,这是因为他不明理,不知道自己的“因”在哪里。不懂得因果就会有侥幸心理,觉得死亡离得很远,觉得自己很年轻无所谓,喝点冷冻寒冷的、晚睡晚起这些都无所谓,到最后才发现身体越来越差,心态越来越不好。因此,人生所有的好和不好都是自己造成的,不要抱怨别人。

    本文根据贞吉健康教育基金会下属公益栏目“贞吉有话说”主讲人刘医生的课堂录音整理,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编写,因本人水平有限,不免会有缺失遗漏之处,请大家谅解并指正。感恩大家的阅读,愿天下无病。

    【编者附】:

    bǐnɡxìnɡ一词在过往几篇文章中多次出现,我一直很纠结到底是写“禀性”还是“秉性”?鉴于“禀性”和“秉性”的读音完全相同,且两个词常被混用,这次对两个词语进行了辨析,将其区别在此写明,供各位读者参考。

    百度百科解释“禀性”指人的本性,《后汉书·郎顗传》写道:“臣备生人伦视听之类,而禀性愚悫,不识忌讳。”而冯梦龙在《醒世恒言》卷三十五里却写道:“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就把“禀性”和“秉性”彻底混淆了,但我们从这个词出现的时间看,“禀性”一词出现的时间比“秉性”一词出现的时间要早,而佛教讲人有三性时所说的就是“禀性”。

    《辞海》对“禀性”的解释是“人的本性”,如:禀性忠厚、禀性难移。禀性即人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资质。人的性格具有本质性,在自然界天然存在,不管是弱点还是优点,总是难以改变,这种资质大多来自遗传因素,所以有时候我们也会把这种天生的资质说成是“本性难移”。因此,“江山易改”后面应该接“禀性难移”,冯梦龙在《醒世恒言》里提到的“秉性难移”,恐怕是用词不严谨的结果。而《辞海》对“秉性”的解释是“性情”,如:秉性正直、秉性纯朴。应该理解成后天所秉承的性情,是易变的。

    从秉性纯朴这样的词语来看,秉性是褒义词,主要用于指好的方面。从禀性难移这样的词语来看,禀性则为中性词。所以“秉性”应该是作者从“禀性”一词中提炼出来的,也是汉语言语发展的结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益讲座」如何对治恶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dd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