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经对沈阳市少管所的6名拘押的青少年进行了心理调查。发现无一例外,他们都遭受过密集而恐怖的语言暴力攻击,父母常常骂很难听的话,将他们贬得一文不值,一旦做的不好就遭受这种辱骂:
废物!
就知道吃!
丢人!
蠢死了!
随便拿出一个人就比你强!
我宁可没你这个孩子!
就如一把又一把利刃,不停地捅着自己,最后也指向他人!
之前有心理学家在微博上做过一个调查:
“你为什么在内心深处永远无法原谅父母?”
1
@喵妈
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父母都是做生意的,从一穷二白到当地的小富豪,爸爸深知这个过程的艰难,从小对我耳提面命的一句话就是:
“不争馒头争口气。”
我就这样从小就背负着“争气”的壳,成为了父母争口气的工具,长这么大,从父母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丢人”两个字。
考试没考好,“丢人”!
没拿到奖学金,“丢人”!
陪父母出去没成为亮点,“丢人”!
事情没处理好,“丢人”!
所以我一直在心里不断地重复这样的问题,我究竟能做好什么?我究竟有什么能称得上是让人满意的?很多次,我被深深的自卑感包裹着。
我在日记中整页整页的写下“我究竟有什么用”?这种自我否定的想法如同梦魇一般纠缠着我每一分每一秒,直至今日,我还是活的畏畏缩缩,像是一只害怕面对外面世界的乌龟,从来不敢向任何人展示自己。
怕丢人,不敢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
怕丢人,不敢去挑战去尝试;
怕丢人,不敢和人吐露心声;
怕丢人,不敢和陌生人接触。
这种生不如死的日子,让我愈加恨父母的控制欲,恨他们为什么让我成长成现在这个样子,这种伤害,一直在!
后来我实在承受不住这种压力,去找了心理医生,才明白这叫“童年心理阴影”,是父母给的。
2
@小天使
我永远忘不了妈妈生日那天,她说的话。
那天,我买了一个很漂亮的大蛋糕,兴冲冲的去祝福妈妈,
“妈妈生日快乐,我一定努力读书,将来长大了给你养老。”
妈妈很不屑的说:
“我有你弟弟,用不着你给我养老。”
我微笑的表情瞬间僵住了,二话不说,把蛋糕扔到了楼下。
当时真的我心都碎了,很受伤,非常非常受伤!
从那以后,我没和妈妈说过一句话。
后来结婚,连妈妈的电话号码都没存。
一直到今天,我生了孩子,妈妈发来微信:
“把孩子带回来让我看看吧。”
我冷漠的回了一句:
“去抱你儿子的孩子吧!”
十几年了,我一想到这句话,依旧眼泪止不住的流,特别痛心,我永远都不会原谅她!
有些人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语言有多么的伤人,有时候只言片语会中伤你最亲的人,并且可能是无法修补的伤痛。
暴力不仅仅是指通过武力对他人的身体生理上造成伤害的行为,还有语言暴力的伤害是精神上的。生理上的伤害还可以通过治疗得到痊愈,但语言暴力虽不会在你身上留下伤痕,却能在心里投下不易散去的阴影,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语言暴力真的很恐怖,它不像暴力一样,会立刻产生伤害,但它就像一把刀,在人的心口上狠狠的拉上一道,这个伤口,有些人一辈子都好不了。”心理学家胡慎之如是说。
英国哲学家洛克也说过这样的话:“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一样,然后他生存的坏境开始给他上色,某种程度上讲,他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最后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孩子终究还是孩子,没有成年人的三观,更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正处于成长期的他们,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是他们学习的对象,极有可能在孩子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在大人看来根本算不上语言暴力或者开玩笑的话,在干净的、没见过世界丑陋的孩子面前,就是伤害,深深地烙印在心上,成为致命的伤害!
4A广告公司与沈阳知名艺术家兼教授合作,将诸如此类的伤害性词语通过镀镍钢制作成模具。这些词语模具可以拆解并拼凑成致命武器的形状,比如枪、刀和斧头--如同这些青少年犯罪时所使用的武器。这个作品展示了暴力性语言如何真实地转化为武器。
每个人都在学着长大,无论发生什么,都别忘记使用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我爱你…
90后米饭,是一粒文艺的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