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让我想到打口袋,跳皮筋,埋地雷。
我的小学就在我家隔壁,每天在家都能听到朗朗读书声。同学经常到我家抬水。
小学阶段印象中有三个老师,一到四年钟老师,五年寒老师,六年刘老师。
印象最深的老师属五年级的寒老师,寒老师是一位男班主任,脸上有点点雀斑。他对女生特别好,对男生经常打手板。每次老师留完题,做完的同学都可以出去玩。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经常在操场上玩。老师带班很佛系,一高兴就让我们放飞自我。现在都能回忆起那时不上课,在操场跳皮筋的开心。整个操场,别的班在上课,我们在欢声笑语。
其中有一位女同学,一直学霸,学习是真的好。稳居第一。她还有个妹妹也在同班。据说妹妹才是亲生,而她是抱养的。我那时就总弄不清为啥她学习那么好?总在想她的大脑什么材料做成的。三年初中后我们又成了师范同学成绩还是第一。我心理很平衡,她一直第一不还是和没第一过的我一个屋檐下学习。
后来我小学毕业了。我们家大院开了骨科诊所,有大夫,有病房,小有规模。妈妈爸爸是院长。经常有一些四川工人骨折到我家治疗。家里环境不适合我学习,于是父母决定给我送到十里河大舅家。大舅是初中物理老师,女儿是语文老师,还有卧床的姥姥大舅伺候。于是我的初中就和我的表姐一个屋里度过。条件不算太好,屋的前后有大片园子。
我的初中要经过一个很窄的火车道,再到大道,上学需要骑车四十分钟左右。那时我带饭盒,早晨姐给我做好饭,我自己装。记得那时带的最多的菜就是圆葱炒鸡蛋或者圆葱土豆片圆葱好存放,园子里种的都是圆葱。但是现在还会怀念那时姐姐炒这个菜的味道。多年后,有一次我炒了这个菜,照下来发给表姐,告诉她很怀念这个菜的味道。
由于大舅妈早早去世,大舅性格很古怪。而我姐也是很内向的人。十岁没有妈妈,爸爸还对哥哥好,所以更是沉默。
初中一年后,我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少言寡语,爸爸看到了很着急,于是给我转回他身边。我就到了华子的乡中念初二。班主任是代数老师叫史连杰。记得他的代数课讲的很棒。语文老师是一个带着假发的老头,很诙谐。历史老师很美,课讲的清晰。有几个要好的同学。田敏,丁玲。初二只有一年,所以只剩下零星记忆。
后来初三了,要中考了,父母又给我送回大舅家里。那时做完作业,经常一个人走到附近的小河边坐在石头上发呆。没有人知道我在哪里想些什么,很孤单。
记得那时语文书里的陋室铭,爱莲说,桃花源记,木兰诗背的那个费劲啊!但是喜欢鲁迅,喜欢他的直,喜欢他的犀利。少年闰土,孔乙己,狂人日记,三味书屋……很多都留在记忆深处。还有朱自清的春和背影。
快中考了,姐告诉妈让我考音乐吧。女孩学习音乐多好。于是就按程序报名参加考试。由于初二时学过一段钢琴所以并不陌生。后来又找老师集训的考试科目。
最后几天爸爸到辽阳找的师范学校的音乐系主任给我培训。当时去的老师家里。老师很有名气,姓刘,大概五十多岁。一进屋,他家里哪哪都是备考的学生。沙发上,地上,满满的。有唱歌的,有弹琴的,好不热闹。当时看别人觉得好大方,都是本市市内的孩子,条件好,见过世面。更加对比我是乡村小姑娘。
后来我如愿考上音乐师范,三年时光呼啸而过。上课,弹琴,阅览室,食堂。很快毕业了。
我很感激我的大舅和表姐。那些年他们照顾我陪伴我。大舅已经不在了。每年表姐的生日我都去看她给她精心准备礼物,过年时也买她爱吃的去看看她。没有她指路就没有我的幸福生活。
在23岁那年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公,我们结婚了,我被顺利调入现在单位。结束了通勤挤公车的日子。
在这个单位已经18年了。这个单位有我的青春,我的流转时光。很舒心的氛围。不算太职场狗血,但是利益面前也会裸露出低级的人性
如今已进不惑,没有太多欲望,也不愿争夺那碗少之又少的羹,只想无压力快乐多一点的过好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