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是谁剥夺了孩子

是谁剥夺了孩子

作者: 晓烨Jenny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19:42 被阅读15次

    有些父母会在心理上束缚自己的孩子,阻止他们独立。

    他们往往让孩子觉得,离开父母是一种不孝让他们因此怀有负罪感。

    为什么要这样束缚自己的孩子呢?大概是出于父母对孩子强烈的依赖心理。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有些父母会这样对孩子说。

    这句话看起来是对孩子的理解,是对孩子的爱,但其实隐藏着深深的束缚。

    这样的人释放出来的气场,实际上是冷漠的,对社会、族群完全没有归属感。实际上,这些人所散发的,是冷酷的利己主义气场。

    会用道德绑架别人的人其实是在追求权力。一面说着充满爱的话语,一面掌控对方。

    “爱”有时只是为了支配对方而找的借口武器,是为了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奴隶而做的伪装。

    但让人感到更畏惧的是,这些伪装者本人并非有意而为。

    也就是说,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爱将孩子变成自己的奴隶。

    2“情感习惯病”的伤害有多大?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当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父母的内心深处是明白孩子此刻并不幸福。

    所以要用这种给对方负罪感的话将孩子留下。

    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让“我”幸福,希望孩子觉得能有“我”这样的父母是何其幸运。

    表面上看并没有对孩子要求什么,实际上却给孩子的心扣上了一把大锁。

    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沉重,不知该如何是好。总是听到这种话,孩子会渐渐失去生活的勇气。

    长大成人后,会对身边的人怀有敌意,但又因为有负罪感,而去压抑敌意,出现矛盾的心理状态。

    这种状态就会造成各种影响,如总是没办法高兴起来,总是害怕别人说的话,就算是真的出于好心的话也会倍感压力。

    于是,不管谁说话,都会感到害怕、畏惧,这就变成了这个人的情感习惯。

    这样的人,和谁在一起都没办法放松,和谁在一起都觉得不愉快,进而让生活本身都变得不愉快。

    我把这个称作“情感习惯病”。

    3.用道德绑架对方

    用“我怎样都可以”这种“美德”来束缚对方。

    用“我只是担心你的幸福”这种借口来让对方变成自己的奴隶。这就是情感暴力。

    “我怎样都可以,只是担心你罢了。”

    这种话,在表面上看是一句充满爱的话。

    但是下面掩藏的是“按照我期待的去做”这样强烈的自我执着。

    说这种话的父母,往往是神经症性的非利己主义者。

    而且,“非利己主义的正面形象下,是巧妙隐藏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性。”

    除了从父母口中,一些心理咨询师在做个案的时候,也会因为想“为了来访者好”而做出一些不够抱持或再次伤害来访者的行为。

    比如在做澄清的时候没有顾忌来访者的感受,用一些相对刺耳的、伤害性的语言来提问。

    当来访者表达愤怒的时候,咨询师回应的那句“我是为了你好”,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为了来访者考虑。

    而是一种合理化的防御,用来防御自己的挫败感与无力感。

    有的人就因为无法判别这些“好”话背后的真实动机,成为了情感暴力的受害者。

    4.遭受家长情感暴力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算拼死努力,也很难变得幸福。

    为了不被人责怪、责难,他总是处在紧张状态,所以也没办法和人真正亲近起来。

    这样的人会“失去爱人的能力、失去享受生活的能力”。并且,由此变成一位施虐者。

    那我们要怎么才能恢复拥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呢?

    首先,如果觉察到了这点请先不必惊慌,因为大多数人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环境稳定,他也会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生存策略,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但是,如果想要更加享受生活,就会遇到一些困难,而且一旦觉察到自己为什么无法感受持久的快乐,很快就会陷入自怨自艾之中。

    比如忧郁症患者总是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部分原因就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难以发觉的恨意。

    在这种时候,首先要觉察到自己的那些被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要寻找合适的方式去宣泄。

    在当下找到力量作用更大。那就是在当下学会做自己,遵从自己的意愿,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

    这些表达和实践也许并不符合父母对我们的期待。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发现自己最深切的价值,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汲取了能量,慢慢重新拥有享受生活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谁剥夺了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oc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