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3(静心而论1534):
《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读书分享十五
怎样激励十几岁的孩子(三)
十几岁的孩子,有他们这个年龄段个性化的特点,对于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特别在意,但他们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此时的父母需要做好副驾驶的角色,陪伴、指导、和善而坚定的坚持到底。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坚持到底呢?就是对孩子的话语要简洁而又好,比如“我注意到了你没有做那件事,请你现在做好吗?”是和孩子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唠叨,指责、批评,“你为什么没有做那件事?……”,因为此时你说的越多越无效;如果孩子拒绝了,要加以提醒孩子“还记不记得我们的约定是什么呀?”如果说过之后孩子还是拒绝时,父母就要闭上自己的嘴,使用非语言沟通的方式,你说的越少就会越有效;此时越是气定神闲,就越能看到孩子更多的积极面,看到他想好的心,并不断安慰自己,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都这样呀!如果有时当孩子做出让步时(即使孩子带着极大的愤怒),父母也要保持淡定,温和地对孩子说“谢谢你遵守我们的约定。”
但很多父母不以为然,不意外孩子会妥协;试想一下,在任何时候,你觉得受到批评和评判了吗?你觉得我们没有保持尊严和尊重吗?(对双方)是不是做到了对事不对人呢?是否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个具体的最后期限呢?
有时候我们面对孩子不再多说话,面带微笑的表情,以尊严和尊重的方式提醒孩子时,但不要期待孩子在最开始的时候不要你提醒,这是很困难的,也许慢慢就会习惯;淡定、话少,让孩子能理解到父母的心里怎么想的,比过多的责备、长篇大论的说教和惩罚他们、或者给他们做该做的事情有效的多;这样做,孩子的行为会改变吗?他们对于自己重要的事情会负责任吗?
尽管坚持到底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比起责备说教和惩罚他,它更让人更愉快并且更有效;即使家务活并不是十几岁的孩子们喜欢优先做的事情,但是让他们做点家务确实很重要的,坚持到底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使孩子的责任、担当和能力的提升。
当你改变你自己的行为时,你的十几岁的孩子的行为就会改变,因为孩子们同意了一个包含最后期限的约定时,他们在承担责任时,就会有一种公平感和责任感。如果你就没有坚持到底时,十几岁的孩子心里就会很清楚,那么他们将会认为,他们不必要遵守约定,因为你就没有做到遵守;把你说的话不用当真,会以你为榜样;操纵对于逃避责任承担是有用的;他们怎么做都没事,因为你不会通过坚持到底让他们承担责任;爱就意味着让别人“让步”,所以父母要言而有信,给孩子做出很好的榜样。
有时为了坚持到底,需要与孩子商量签订约定,而不是协议;十几岁的孩子为了让父母别再烦他们,愿意签任何书面协议,但协议通常包括对违反协议行为的某种形式的处罚(或者惩罚),而约定不包括任何处罚或惩罚,只需要坚持到底,坚持到底是帮助孩子和大人遵守承诺的最有效的方法;有时候即使成年人也会忘记约定中的一些细节,需要把约定写下来,经常核对一下,“我们到底是怎么约定的?”避免坚持到底变成专横行为。
如果平时父母能够事先训练自己和你的十几岁的孩子,坚持到底就会容易得多,但不提倡用协商新的约定来代替坚持执行原来的约定,需要做到善始善终;坚持到底永远不应该包括威胁,可以采用微笑、幽默的方法。
坚持到底能够帮助父母们变得积极主动并体贴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他们自己优先要做的事情,我们要鼓励激励他们,采用幽默、担保、做交易和参与的方法,必须和孩子在场一起约定最后一个期限,尊重、陪伴孩子,避免冲动,少说一些话,使孩子更能听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