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我在伊朗长大》在战乱死亡、宗教、文化冲突中,不羁过一生

《我在伊朗长大》在战乱死亡、宗教、文化冲突中,不羁过一生

作者: 白咖啡的心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17-06-04 18:35 被阅读189次

伊朗,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长期以来人们一提到它总是将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

我之前对伊朗的印象只停留在这个国家有石油,总和伊拉克打仗,我们以前叫它波斯,就没了。

《我在伊朗长大》作者玛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相对真实的伊朗。

玛赞.莎塔碧

玛赞出生于1969年伊朗一个动荡的政局环境。幼年经历了伊朗白色革命、伊斯兰主义专政以及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从她的成长史中大致可以看到当时的伊朗是什么样子。

她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接触西方国家文化。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这种西化与传统,宗教与信仰,爱情与自由的抉择、困惑和彷徨,一直贯穿其中。

家庭浓重的传统文化首先表现在宗教方面,玛赞每晚睡前都要和自己的先知对话。她还试图自己建立一个宗教。

青春期的玛赞向往自由,开始对宗教专治进行反抗,在课堂上反驳老师说的【事实】。她喜欢听美国铁娘子,常穿朋克鞋在大街上行走,因此经常被一些警察盘问。那时伊朗满大街都是道德警察,压制人们的自由。

当人们还没有从伊斯兰革命中回味过来,便爆发了两伊战争。14岁时为了躲避战乱被父母送到奥地利上学。在国外,玛赞努力使自己融入西方文化中,但做了种种努力都没有成功 。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她始终被视为异类,伊朗人是野蛮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斗争。西方人对伊朗传统文化的误读和不解,使玛赞在过载生活十分艰难。受到歧视,朋友很少,经常搬迁。为了取得西方世界的身份认同,她甚至隐藏自己伊朗人的身份,称自己是法国人。

随着玛赞长大,她渴望得到一份甜美爱情。一次聚会上认为弗莱度,后来却发现他是同性恋。一次偶然认识了马库斯,但马库斯不久又另结新欢,在寒冷的冬天她独自流浪在街头,悲伤绝望。在对西方文明的希望破灭,她伤心欲绝离开奥地利想回到自己的祖国伊朗。

她打电话对父母说:我想回家
父亲说:好
她说:请你们什么也不要问
父亲说:好
妈妈抢过电话说:我们答应,没人会问你问题!

这样的细节,忍不住泪奔。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埃儿女的心。无论你什么样,你都只是他们爱的那个孩子。

当玛赞90年代回国后,战争已结束,但还实行严厉的宗教制度。回国后玛赞格格不入。她说我在奥地利是个外国人,回到伊朗我还是外国人。

在父母鼓励下,她进入伊朗大学学习,但课堂上教学内容的禁锢于封闭,使她难以接受。被要求只能穿露出两只眼睛的风帽僧衣。她反驳:为什么我看到穿紧身衣的男人毫无感觉,而男人却因为我穿的短一些而兴奋呢?

还有女孩好奇问她:你和男人睡过觉吗?她说是的。一阵哗然。还问:那是什么感觉?她说:那要取决于跟谁睡。(哈哈,此处真该有掌声响起。)

玛赞结婚时,她的父亲对她未来的丈夫提了3个要求。

第一,你肯定知道,这个国家,女人的离婚是得不到保障的,只有双方前结婚证明时丈夫允许她选择,她才能获得这个权利,我女儿必须享有这个权利。
第二,我妻子和我是让女儿完全自由成长的,如果她一辈子待在伊朗,他会失去生机,因此我要求你俩拿到文凭后去欧洲深造,你们可以得到我的经济资助。
第三,只有觉得真正幸福才生活在一起,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苟且的活着。

玛赞虽不幸出生在一个压抑人性的国家,却又幸运地拥有一对释放她天性的父母。

还有她的奶奶,一个真正的老少女,句句都是人生箴言。

老太太的第一个忠告是: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怪人,如果这些怪人伤害你,就对自己说:这是因为他们愚蠢。你不必因此回应他们的恶意,世界上最糟的就是自卑和报复心理......永远保持你的尊严,真诚的对待自己。这是玛赞第一次出国前,奶奶特意陪她入睡时传授的智慧。

这句话让玛赞终身受益。从小见过很多政治谎言和杀戮,包括最亲爱的叔叔也曾遭遇严刑拷打和杀害。她童年时的玩伴因参加战争而失去双腿,她认识一个女孩因参加革命,被判绞刑,行刑之前由于宗教规定不能处死处女,这个美丽的女孩先被士兵强奸。

目睹这些玛赞并没有因此变得黑暗与扭曲,她仍然能够识别生活的美好之处,并热爱生活。不要将他们的自卑和粗鄙植入我们的心灵,不让他们剥夺我们内心最可贵的诚实。很多人都沦为创伤和仇恨的工具,从未真正活过。生命只有一次,你有责任把它过的丰富多彩。

老太太的第二个忠告:你当然有选择,每个人都有,所有人永远都有选择权。

玛赞在90年代初回国,由于化了很浓的妆被宪兵逮捕,她想到的唯一脱身办法是假扮弱女子,于是谎称有个男人开口辱骂她,那个无辜的男人被逮走了,她回家说给奶奶听,奶奶盯着她:你很卑鄙,我为你感到羞耻。玛赞争辩道:你明明知道我没有选择的余地。奶奶说:你当然有选择,每个人都有,所有人永远都有选择权。

你选了什么,就是什么,别找借口。口口声声说没有选择权而做出伤害他人的卑鄙之举,是否认自己身而为人,否认自己有自由的意志,是不可原谅的下作之举。

第三个忠告:哈,这就是你可怕的事?我还以为谁死掉了呢。你知道我有心脏病还这么吓我,你流这么多眼泪只因为你要离婚?听好!我55年前就离婚了。在那个年代还没有人离婚,但我总认为独居比和混蛋住好。没有可是,第一次婚姻是为第二次婚姻做准备,你下次会更满意。你伤心是因为你选错对象,要接受自己犯下的错误总是很难的。

玛赞受西方文化熏陶,青春期热爱摇滚音乐,却被自己离婚的年头吓得手足无措。特别是听女朋友说:离婚的伊朗女人都很惨,她哭的无法自己。殊不知奶奶先于半个世界就大无畏地做过这件“可怕”的事,而且一辈子活的洒脱自在,蔑视世人愚蠢的规矩和偏见。

第四个不算忠告,只算为闺蜜附赠的贴士。奶奶,你怎么让胸部保持圆挺的?每天用冰水和热水各敷10分钟。玛赞回忆:奶奶每天早晨都会摘茉莉花放在胸罩里,让它闻起来香香的。而当她解开内衣时,花瓣从胸口飘落,那真是神奇的时刻。

那个戴着穆斯林黑纱,只把眼睛露给外界的老少女,却有一颗真正的少女心。少女心不是男人期望的柔弱形象与言行保守,而是有智慧,有勇气,有自由意志,有生活情趣。

人终有一老,或老而猥琐,或老而优雅,我们总有选择。

然而在伊朗,经历一次大学教育,一次失败的婚姻后,玛赞再次离开祖国。这次她来到法国,面对法国出租车的询问,她十分自信地回答自己来自伊朗。可见,她对国家难以割舍的情感早已根植于玛赞心中。

在战乱、死亡、宗教和文化冲突中,玛赞始终为自由而努力,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活出不羁的一生。

玛赞,成为我人生中的一个灯塔。

相关文章

  • 《我在伊朗长大》——一个普通女孩,在历史的洪流中力所能及的追求

    在战乱,死亡,宗教和文化冲突中度过不羁的一生! 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体能做些什么 ? 当时伊朗的时代背景非常的特殊,宗...

  • 《我在伊朗长大》在战乱死亡、宗教、文化冲突中,不羁过一生

    伊朗,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长期以来人们一提到它总是将原教旨主义、狂热主义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 我之前对伊朗的印...

  • 我在伊朗长大-在伊朗看病

    今天看到有两位中国朋友的小孩子发烧痉挛送到伊朗医院的经历。有朋友吐槽孩子住院,同病房的女家属去投诉,说只能女的陪孩...

  • 我在伊朗长大

    战争有多可怕? 防空警报响起,老师的粉笔停滞在黑板上几秒,她紧张严肃的告诉同学们以密集队形撤离。 ...

  • 《我在伊朗长大》

    书名《我在伊朗长大》 作者马赞 莎塔碧 译者 马爱农 左涛 出版社 三联书店 类型 自传、漫画 作者简介:马赞 莎...

  • 我在伊朗长大

    最近伊朗向中国开放最长90天的落地签。 哦,伊朗,那个满大街女人们戴着头巾,身体曲线淹没在黑袍里,时不时还有宗教警...

  • 我在伊朗长大

    你一生会遇到很多小人。如果他们伤害到你,你要告诉自己,一切都是他们自己愚蠢犯下的错,这样你就不会对他们的卑鄙下流咬...

  • 我在伊朗长大

    《我在伊朗长大》又名《茉莉人生》(Persepolis)改编自导演之一玛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

  • 我在伊朗长大

    一 自由是要永远付出代价的。生活不论好坏总得继续过下去。一生当中,你会碰到许多混蛋,他们伤害你,是因为他们愚蠢,你...

  • 《我在伊朗长大 》

    只有当灾难还能承受时,我们才会自怨自艾,一旦超越了这个限度,忍受无法忍受的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一笑置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在伊朗长大》在战乱死亡、宗教、文化冲突中,不羁过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qb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