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半醒来,脑中一如朗月当空,一派清明,我便知道,昨晚休息得不错,被译稿榨干的脑细胞也基本恢复。
见时间还早,又赖了会儿,才起身日记。
日子似乎过得挺普通,但这普通里蛰伏着些许变化。有个声音告诉我,要动起来。不止是运动的动,更多的是:
让自己的生活/思想/感情等等像活水一样,流动起来,勇于坦诚地表达自己;
不要僵化,要灵活,这对应于时间安排;
不要固执于一人一事一物,不纠结于当下的情境,要放开来,看到全局,当放则放,这是针对人情。
表现一,我更愿意主动分享了。碰到好文好歌好的生活习惯/技巧,会主动在自己的小圈子内共享,大家彼此交流心得。不仅交流了感情,也增长了知识。我想,这样的社交,我是永远不会腻的。
表现二,将不合适的人踢出人际圈。人际交往,所谓交往,就是有来有往。在W屡次不回应后,果断删除了他的一切联系方式。既然你不在乎我,我又何必在意你。
表现三,往“To Do List”注入更多灵活性。
所列事项不要每天千篇一律,而要随着当日的心情和状态做做微调。比如,若译稿紧急或者文思泉涌,晨跑可以调后,十一点或晚上都行;若觉脑子混沌,不妨放下书本纸笔,远离电脑手机,拣一两个兴趣练练手,或者干脆啥也不干,就晒晒太阳,撸撸狗,喝喝茶,拾掇拾掇花草。
微调是一方面,分清主次也很重要。
以前一刀切的局面得掰过来。先集中精力与时间专攻主项,待主项完成得差不多或至少完成50%以上,再插播次项。如此,效率和信心也会大大提升吧。毕竟,难啃的骨头啃完了,剩下的还不小菜一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