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六年(1801年),阳城县新来了一位知县,名叫唐维锡,此公一上任,就给阳城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横征暴敛,贪赃枉法,百姓们对这新来的县官恨得咬牙切齿。更有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与唐维锡狼猾为奸,他们为他出谋划策,搅得阳城的百姓不生安宁。有一天,两个落第的秀才来一了县衙,一个叫王廷杰。一个叫李子华,他们告诉唐知县。城南六七十里处有个蟒河,蟒河山中有一种兰草,能治百病,要是拿来献给皇上,何愁不步步高升?唐知县一听,正合心意,即令人前往蟒河传谕百姓:兰草开花季节,挖来送往京城,从此,蟒河百姓本来就凄苦的生活,又加一这件苦差使。
花开花又谢,春去春又回,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蟒河的老百姓年年进京贡献兰草,苦不堪言。而唐知县却因进献兰草功而官运亨通,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升任知府,同年,秦维俊接任阳城知县。
秦维俊,甘肃皋兰人,他是当地一位出名的孝子。这一年,嘉庆大批挑补县令,由于他的忠孝。有幸被选到阳城。上任后,当他看到本地的老百姓颠沛流离、衣无完布、食不果腹的生活,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他在自己的书房挂起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即“忠于国家,孝顺父母,廉洁奉公,讲求己节”。紧接着,他便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惩治恶霸,减免租税,大力伸张正义,加强发展农牧业。只用了半年光景,把个阳城治理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有一天,秦知县处理完公务在书房就读,听到县衙外人声鼎沸,差役高喊:“圣旨到!”秦知县闻听大吃一惊,心想阳城县是远离京都的边远小城,圣上下结,莫非有什么争事不成?他急急忙碌忙碌顶冠军束带跪下接旨,才知是为了兰草的事,一颗悬着的心总处落下来。
秦知县左右逢迎,好生送走公差,急急向人询问,才知蟒河的兰草年年上贡,今年已误了时日。第二天,他只带书童秦安,天不亮就出发前往蟒河查寻。
山里的老百姓原本就过着清苦的生活,再加上连年的舶役,更加贫穷,许多家庭由于挖兰草荒鞠了田地,过着无衣无食、靠野菜充饥的日了,更有甚者,妻离子散,流落异乡。
看着受苦受难的百姓,秦知县心如刀绞,身为父母官,制下的子民如此贫穷,他感到良心难安。百姓元均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而皇上整日花天酒地,还一再逼要兰草,长此催逼,山民们如何活得下去?秦知县在蟒河住了几日,自拿银子,派蟒河百姓进京送兰草,先稳住朝迁再从长计议。
返因县衙,秦知县的心情更加沉重,冥思苦想,苦无良策,自己官司小职微,根本见不着皇上,写奏折劝阻,更行不通。几天过去了,秦知县吃不好、睡不安,面部明显地消瘦了许多。这一天,秦维俊静坐书房,口中喃喃自语:“兰草呀、兰草呀”,这时,书童秦安从门外进来,看见老爷心情不好,口中不时念到“兰草”,便问:“老爷,兰草怎么了?”秦知县叹了口气说道:“皇上年年追要兰草,百姓无力进献花,这可如何是好?”只见秦安笑道:“老爷,这有何难?您写份奏折,就说蟒河兰草连年挖掘,已经绝种了,这不就完了。”秦知县一听,心头一亮,是啊,我何不写上奏折,就说兰草现已绝种。想到这里,便叫书童拿来笔墨纸砚,提笔就写。刚写了两行,转念一想,我这岂不是犯下欺君之罪吗?欺君之罪将会祸及九族,这可如何是好?秦知县停笔后沉缓地站起身,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看看土墙一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遂一咬牙:“秦安,事已至此,别无它法,我身为知县,不能体恤民情,还算什么官司!即便弃官司丢命,又有何妨!我秦维俊上不负苑天同步对得住子民。我写奏折一道,为的是造福百姓,为官司 任,造福一方,我问心无愧。”
就这们,秦知县为了百姓的利益,冒着生命危险,冒着株连九族的危险,向竽帝写了奏折。从此,蟒河的百姓总算彻底免除了进贡兰草的苦差,皆拍手称颂,于是自发地为这一清官司——秦太老爷立石记之,因取名“绝兰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