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5日 周日
这篇文字所描述的课堂教学片段,发生在十几天前。本应早早地固化成文字,一来二去,到今日才做梳理,不妥。时间一长,记忆模糊,只能做个大概描述,留待后用。
之所以梳理,因自认为有其价值,古诗词解读与教学,历来不易,文字、文学和历史,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不易把握,又因学段不同,目标设置往往过大或过小,过宽或过窄。梳理一二,留待改进。
时间:4月26日 周五下午第二节课
项目:学习古诗《鸟鸣涧》
教学片段描述:
(背景:课下,学生已经熟练背诵。这节课,主要是理解古诗的内容、作者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因为前段时间,听了薛发根的《如梦令》,有收获,故而用“还原法”尝试着解读这首诗。)
片段1——
师:看题目,“鸟鸣涧”,结合注释说说它的意思?
生:鸟叫声和——
师:看看注释,“涧”,什么意思?
生: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师:什么声音?
生:流水声。
师:合在一起,怎么说?
生:鸟鸣声和流水声
师:意思对了,但不美,少点意境,还可以怎么说?
生:鸟鸣声和流水声,融合在一起。
师:或者说,鸟鸣声和流水声,相互应和。有山,有水,有鸟,天地这么美。
片段2——“闲”的教学
(背景:学生自由理解内容和感情,通过译文,能初步掌握。同时,也比较清楚地明白了前两句的“以声写景”和后两句的“以动写景”的写法。难点集中在“闲”和“空”两个字的理解上。)
师:说说”人闲桂花落“。
生:人们都安静下来,只见桂花从树上飘落下来。
师:这样的场景,发生在什么时候?看看第二句。
生:夜里。
师:我的疑问来了:桂花的花瓣很细小,山上,桂花树,夜里,月亮未出,按你的生活常识,你看得到吗?
生:看不到。
师:那,为什么说只见“桂花落”?这是作者看到的?
生:不是。听到了。
师:为什么?
生:人安静下来,能听到平时听不到的声音。
师:比如说——
生:课堂上很安静,我们能听到钟表指针的声音。
师:但是,我想问:你在校园里,听到了花落地的声音吗?
生摇头。
师:那,“桂花落”是作者听到的,看到的,还是?
生:感觉到的。这里的“人闲”,指的是人的心很静,心静,才能感受到桂花落。
师:有想法。“人闲桂花落”,好似见到的,好似听到的,也好似感觉到了,多种感觉互相沟通,彼此互融。景、人就这么悄无声息的交织在一起,给人以丰富独特的感受。如果非要给它一个定义,它叫——通感。比如“你笑的很甜”。
片段3——“空”的教学
师:“空”是什么意思?
生:空荡荡
师:”空荡荡”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
师:如果你是王维,身居此处,你觉得,什么都没有,没有什么呢?
生1:夜深了,没有人。
生2:没有白天森林里的喧闹的声音。
生3:没有见到桂花树,因为月亮还有出来。
生4:自己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在听力范围之内。
生5:没有烦恼
师:什么也没有!这就是——空。
师:空,也许还有——什么都有!
师:如果你是王维,身居此处,你觉得,若什么都有,会有什么呢?
生长时间思考。
生1:山里还有人,动物、桂花树等。只是看起来没有而已。
生2:还有月亮,只是没升起来。
师:是的。什么都有,有山中物,月等东西。还有其他的东西吗?
生思考。
生:还有一些想出来的东西。
师:此时此刻,王维会想出哪些东西呢?
生1:想到一个人。
生2:想起一件事。
生3:想到去哪一个地方。
生4:想到自己的未来。
师:好的,也许他还会想到——自己这一辈子。
师:什么都有!这也是——空!
师:由此,你觉得王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经历过挫折和困难的人。
生2:找不到知己的人。
生3:不被朝廷重用的人。
师:这些,都是大家从诗句中读出来的。
师:这种境界,“闲”,心静;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有。这样的人,像谁呢?
生思考。
师:想想我们读过的《西游记》,王维最像里面的哪一个人物?
生:孙悟空。
师:都有“空”,但是王维的境界比他高一些。想想我们刚刚的讨论,他最像谁?
(出示三幅图,让学生选择。)
生:佛!
师:一“空”,一“闲”,正是王维的人生态度,像极了“佛”。所以,王维,被后人赞誉为“诗佛”!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再回看这些教学片段,还有好多问题。不过,也有好多有价值的地方,提炼出来,再做思考。
1.诗歌教学,通常需要引入作者简历和写作背景。有时,有必要;有时,真的有必要吗吗?此文的教学,暂没有引入,而是引导学生用“还原法”,以“作者”自居,从文字本身出发,从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出发,你的所见就是诗人的所见,你的所听就是诗人的所听,你的所感就是诗人的所感。你就是诗人,诗人就是你。沁入,碰撞,诗歌隐藏的意味,被朦朦胧胧地捕捉,发现。
2.学生讨论和交流“空”时,从“空荡荡”到发现“无”,到发现“有”,再到链接《西游记》的人物,直到发现“佛”。眼睛是明亮的,“原来如此”的情味写在脸上,刻在心里。只可惜,教学片段,无法准确且完整地描述这一切。
3.作为教者,最需要提升自我对诗歌的敏锐之心,丰富文字、文学和历史知识。在适当解读的基础上,提出有“分寸感”的问题,辅之于多样的活动形式,完成师生的共同穿越。
突然,某一天,竟发现——
原来,百年前,诗人所描述的场景,竟然是自己生命中的某一刻。
原来,百年前,诗人所走过的长路,竟然是自己人生里的某一段。
我们,不曾孤独!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愿,你我,读懂诗歌,读懂诗人。
如此,便真正读懂了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