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曾国藩很感兴趣,这几天一直在听《 百家讲坛 郦波讲曾国藩家训》,其中的第二篇是《无一日不读书》,曾国藩谈读书。虽然曾国藩是一百多年前的人物,但是他关于读书的认知,对于当下的人,依然很适用,很能切中要害。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47535/c5f4e11028d46d7d.jpg)
在曾国藩生活的年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以跳出农门,走向仕途。但在曾国藩看来读书真正的目的却并非通过科举出将入相,而是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概括来讲读书目的有两个:一是帮助一个人拥有自己的人生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要通过读书获得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存活的特长。
至于如何读书,郦波老师总结曾国藩的读书方法有三种:
一是读经典。
经典书籍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前人的思想和智慧,是历史筛选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读经典过程中要做札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收获或者疑惑等等。
二是精读。
曾国藩强调一书不尽,不读新书。王国维也说读书要“入户其外,出乎其内”,要沉浸式阅读。要读通读透书中思想性的精华,智慧性的精华,同时要尝试着把别人的东西转换成自己的东西。
三是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最近陆陆续续的买了好几本书,小书架满满当当的,几乎要塞不下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买书的时候凭着的是头脑一热的冲动,买回来之后心里想的却是反正这本书是我的了,什么时候看都不晚。于是,原本急得抓耳挠腮想要酣畅一读的书,很快会被被束之高阁,甚至有的连封皮都没有拆过。只是偶尔有人提及某本买过得书时,会略带惆怅的想,我要买了立即读完多好。可惜惆怅只在心头一闪而过的,很快会被其他的事情取代。听完以上这些方法,顿觉迷途未远,立志一改往日买书不读习惯,精读、善读,读有所得!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47535/412ec660080d5fa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