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
“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与运算之间有密切的关联。
“数量关系”主要是用符号(包括数)或含有符号的式子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
第一学段(1~2年级)
【内容要求】
1.数与运算
(1)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理解数位的含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例1)。
(2)了解符号<,=,>的含义,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例2)。
(3)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例3)。
(4)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
(5)探索乘法和除法的算理与算法,会简单的整数乘除法。
(6)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2.数量关系
(1)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2)探索用数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例4和例5)。
【学业要求】
1.数与运算
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例6),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能描述四则运算的含义,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2.数量关系
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教学提示】
数的认识是数的运算的基础,通过数的运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
数的认识教学应提供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可以借助小方块、圆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数量,然后过渡到用数字表达,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知道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值。10以内数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验1~9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通过9再加1就是十,体会十的表达与1~9的不同是在新的位置上写1,就个位置叫十位,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个十用数字符号10表达。同理认识百以内的数、万以内的数。通过数量多少的比较,理解数的大小关系(例7)。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和数感。
数的运算教学应让学生感知数的加减运算要在相同数位上进行,体会简单的推理过程。始终关注学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数量关系的教学。通过创设简单的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关系;利用画图、实物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用尝过的知识表达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几何直观,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