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存量与增量2 认知的四种特性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存量与增量2 认知的四种特性

作者: 好好稀罕自己 | 来源:发表于2018-11-03 00:31 被阅读0次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存量与增量2

                      认知的四种特性

        自从开始认真的写笔记,才注意到吴伯凡老师将课程分了模块,目前我们学习的是第二模块,主题是“认知治理”。

    之所以把大标题拿出来说,是为了让大家对第二模块下的几堂课有一个统一的中心思想,是在围绕着“认知治理”这个角度切入的。

    我们很多时候对认知呈现为一种状态:

    一、易变性。

    这个东西本来是这样的,但是很快就不是这样了。

    二、不确定性

    是指你看到的这个东西都是不确定的,始终是一个不确定的状态。

    三、复杂性。

        是指不但总量要素多,要素之间产生新的变量也很多,所以面对他,你总是处于一种捉襟见肘的状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四、模糊性。

    这种状态就像我们看云,有时像马,有时像羊,是模糊的。

    这四种状态本来是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但是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也往往呈现这四种状态——我们认知的起点往往是一种混沌状态。

    如何从混沌到有序状态呢——客观化。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上一个模块,老师重点讲了客观化的问题,我也是很有收获,所以用了这样一种输出的方式,作为听课提高认知的一种客观化的方法,不断检测我的听课质量,写作水平,在不断与客观对比的过程中完善了自己。

    如果没有这个客观化的“写作”,我就是周而复始的听课,“弄懂了”,“说的好对呀”,“真是那么回事”中不断的循环往复。应了很时髦的那句话“知道了很多大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问题在于,仅仅“知道”是不够的,这一生需要“过”好。也就是说需要这个动词,是行动的词,来“实现”这一生,“活出”这一生,而不是“懂了”这一生。而这一个“写作”的客观化的动词,把你从周而复始的播放状态里拉出来一下,在这样一个区间段里,你要打开大脑,开放认知,让他渗进去,然后再归纳提炼,总结出来,写出来,发布出来。完成这样一个过程,又重新回去听课了,有时,就又回到了那个被灌输的播放状态,开始新的循环。我有时候睡不着觉,就会拿出一节课来,播放语音,在作者不变的语速的声音的催眠下,迅速入睡。这个时候,我明显感觉到我是对这节课是不感兴趣的,我的大脑好像封闭了对信息的处理功能,只听到声音,至于讲哪课,什么内容,统统不管。这就是一种极端的被灌输的播放状态。

    在不断提高认知的路上,也许播放状态是其中一个阶段,我们要能够认识到这种状态的“伪认知”状态,不断地利用客观化的工具,将自己的认知从循环的播放状态中拉出来,不断持续的做,会慢慢改变你的认知,继而改变你的提高认知的行为方式,从“你自以为对的认知方式”里走出来,到“真正对的认知方式”,慢慢的发现,所谓对的认知方式其实非常“朴实、无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伯凡认知方法论—存量与增量2 认知的四种特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bh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