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420~0429

0420~0429

作者: 鹿_NICE | 来源:发表于2016-04-30 09:08 被阅读0次

0420

武:打卡,看不见的城市,第二三章。我感觉像是在看一本有主题的关于城市的短篇小说集…我打算上课这几天把这本书看完……

杨:打卡,专注的力量。说到像练肌肉一样练大脑,以及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注意力。“正面性反应了我们能维持这种展望多久”。如果这是事实,那么如何让自己正面看待所学的事物并怀有正面的情绪就显得很重要

周:打卡:枪炮病菌与钢铁,走上起跑线,从几万年人类进化讲起,具体内容很散,人类在非洲及欧亚大陆进化,但在澳洲、印尼等地出现了人类祖先,是人类进化的共性还是某个群体的迁移,迁移至有海峡的地方,说明出现了海洋运输,七点看的本想回来继续看,结果忙到现在,目前还是比较懵懂。

0421

0420~0429

杨:打卡,专注的力量和自控力。今天没有整块时间,所以一个是早上起来看的,一个是地铁上看的。 专注的力量基本上就是早上发到群里那张图,积极情绪的影响。我觉得人偶尔需要不那么乐观,但这只是为了做出更切实可行的计划,当面对困难时不会无法接受现实与美好幻想的落差,除此之外,真不需要更多了。自控力,还是第二章,又看了一遍,又发现以前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比如三思而后行。说的是要慢下来。慢下来,连接感觉感受与负责自控的前额皮质之间的枢纽才能发挥作用,这个枢纽负责传递信息到自控中心,如果行为发生的速度太快,感觉、感受这类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就会“跑偏”,没有进入自控的跑道。除此之外,我觉得慢不仅更利于自控(主要是书上说),还让见缝插针的使用时间变得可能,不再要求多长时间内必须干完什么事,就能接受干一点是一点了,能够接受干一点是一点,也就能利用小块的时间了。

0420~0429

0422

周:三毛,简书文章

http://www.jianshu.com/p/67fb4ac810bf?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utm_source=weixin-friends&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杨: 打卡,专注的力量。摘抄一句话,“不论我们尝试磨练的技巧是运动或音乐、增强我们的记忆力或(成为)更好的聆听者,聪明练习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理想地、和乐趣有力的结合、聪明的战术、完全的专注。”  要与理想相关,要有意思要好玩,要有聪明的方法维持,要能够完全专注。

0423

杨:参加了逻辑思维视频读书会,印象最深马东、王潮歌、罗永浩;某一句话印象深刻,雕爷,读库六哥

0424

武:打卡,我今天发一次,然后又要开始背考………就不发了。看不见的城市,看完了。具体的东西不说了,说一下感受吧。就是看得我晕晕乎乎的,似乎看到了什么又抓不到头绪。觉得是不是应该一天只看一小节,好好感受一下。这个译者翻译的叫一个…诶…一个句号之前能走两个主语,还都是隐藏不说。一眼看过去,只想说这是啥!得一句话翻来覆去读好几遍才能读通顺了,就在别提别的了。我觉得现在这些做翻译的人,简直把话翻译成正常中国人说的话写的句子的能力都没有。

杨: 打卡,浮士德。尝试看了一下,暂时还不太能看进去

0425

杨:

打卡,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现在打卡,只是为了记录此时感受。看到三十三页,作者的一些观点和逻辑已经和我不在一条线了。我猜想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并且是商业背景。他主张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用在企业上,出成果的机率应该是比做事想要面面俱到、做产品想要大而不专的出成果机率要高,但是生活如果这样,感觉会陷入无法坚持的怪圈。而且他通过例举只做一件事并成功的人得出“只有这样才能成功”,逻辑上我是不能接受的,因为他没有列举只做一件事但没有成功的,也没有列举做了很多事都很成功的(且心里同样满足的)。而我仍然要看下去。参加了一些读书会,发现如果进入了读书的圈子,求同的心愿就会比以前更难实现了,因为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把人区分开了,让人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变的更多、也更加明显了,就算同样看道德经同样注重平衡,仍然很难形成同样的看待事物的眼光。如果不能接受不同、接受意见,一心想找跟自己一样或者非常相似的人,就会让自己活的太辛苦。

0426

杨:打卡,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要学会取舍,要学会提问,要学会放弃平衡。看到最后一条其实很不舒服,但是作者所说的平衡可能指的是想要面面俱到,这样的话就可以理解。

0420~0429

0427

杨:打卡,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今天主要看的是“目标”,作者说要有目标,大概是目标可以指引方向,让要做什么以及最重要的那件事变得清晰。我觉得,话是没错,但前提是足够了解自己,不然目标定出来也会有其他问题。

武:打卡,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本书讲的是切尔诺贝利之后的事情,属于纪实文学。今天刚开始看,只看了背景和序章,只觉得特别可怕和悲痛。 我太困了,睡觉了

0420~0429

0428

杨:打卡,精要主义。王潇推荐的。今天看了两小节,关于界限、关于缓冲。我倒觉得你做的都挺好的。 缓冲这里,说到精要主义者总是基于最佳情况,考虑最坏可能,而非精要主义者只是基于最佳状况思考,并默认这种状况会发生。举了个两人南极比赛的故事,这里的两个人让我想到《极速风流》的两个赛车手,一个是技术控,一个凭感觉靠天赋。其实技术控应该是完胜的,但是有一次他已经看到恶劣的天气认为这样比赛风险太大,但是其他赛车手就起哄,说他胆小,他这次没有果断的说“不”,差点丧命。其实这里面有两个要点,一是充分准备,不要盲目乐观;二是学会说“不”。

武:打卡,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本书讲的是切尔诺贝利之后的事情,属于纪实文学。今天刚开始看,只看了背景和序章,只觉得特别可怕和悲痛。 我太困了,睡觉了

0429

杨:打卡,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今天我梳理了 目标、优先事件和其他一些内容的关系。我觉得作者把有些事想的简单了。他自己也在书中举了《圣诞颂歌》里斯克鲁奇关于目标设定的例子,他过于强调目标的设立,但是我却最担心像斯克鲁奇一样设立了错误的目标的。所以我在目标与优先事件外加入了情绪情感和自我察觉,情绪情感是最终表现出来的东西,用情绪情感可以验证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合理”我觉得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对自己来说是对的,二是对自己来说程度合适,如果程度太高,就算是是对的,也是难以企及的。执行过程中出现断层,目标的导引作用丧失。 用情绪情感验证还涉及一个问题,自我觉察,如果情绪情感的细微变化都感觉不到,就难以用情绪情感去验证目标是否合理,更无法通过目标得出优先事件了。

武:打卡,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这章讲了一家三口,母亲女儿和女婿,他们本来在吉尔吉斯斯坦,但他们的护照上写的她们是俄罗斯人,所以他们被驱逐。但他们说,她们不是俄罗斯人,他们是苏联人。苏联解体后,他们只能回到俄罗斯,这个不是他们的祖国的地方。他们在一夜之间失去了两个家园,他们出生和生活的吉尔吉斯斯坦和他们的祖国苏联。当他们到达切尔诺贝利,这里的生活对他们简直无比轻松。再也不用为生命而提心吊胆,为食物而愁云惨淡。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永远只是人而已。无论在怎样的自然灾难面前,人类还可以团结。但是若是人和人之间产生了冲突和鸿沟,那么人将丧失人性。狂热和偏执,愚昧和固执。让人不再是人,让生命也被视如草芥。或许面临天灾我们还有一搏的能力,但面对人祸,我们却只能在深渊中苦苦挣扎。

相关文章

  • 0420~0429

    0420 武:打卡,看不见的城市,第二三章。我感觉像是在看一本有主题的关于城市的短篇小说集…我打算上课这几天把这本...

  • 记录进度

    笔试: 吉比特0429腾讯0427网易雷火0425微众银行0421百词斩0420左右美团点评0416 面试: 字节...

  • 2022-04-29 扇贝词组

    0429 headquarters in the suburbs always agonized a quizzi...

  • 0429

    【今日悦读0429】 书目:《世界很大,幸好有你》 作者:杨澜 1. 《On Children 》 纪伯伦 你的儿...

  • 0429

    早上吃了清真的包子,比以前好吃了 中午试了拍毕业照的衣服裙子 并不好看 午睡被吵醒了 不开心 在慧园群里抗议了一下...

  • 0429

    这两天再看欢乐颂的书,看的慢也很想知道五个女孩最后的归宿。看到安迪和包子因为包太母爱所制造出的矛盾,让安迪也想起自...

  • 0429

    由于昨晚的通宵,以及上午看了三集电视剧,没有时间回邮件就变得焦虑不安,又一次体验到了之前很多次,周末要去学校了,卷...

  • 0429

    【陪伴成长】亲子共读20170429 D22 星期六 带着两娃到外婆工作的地方拔笋,想要两娃体验下生活。姐弟俩...

  • 0429

    每天强化目标意识。 我现在的日子是三年前的作为导致,我现在的所为造就三年后的我。你想要活成什么样子...

  • 0429

    1.领导开会要做表率,自己不能迟到 2.自己手下的员工,管理起来不能太硬了,不然没法相处,可以用缓和的方式,或者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420~04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dk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