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霍家奴,姓冯名之都。
依仗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窕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踌躇。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羅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诗说: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人皆有爱美之心,鲜能守住底线。爱花者难免折花,爱美人者难免狎昵思占。像胡姬这样心里明白又能守住底线的女子,可谓难得!
注:
“子都”在《诗经》里是美男子的代称。如后世的潘安,和《战国策·齐策》里记载的“城北徐公”,都是美男子的代称。辛延年在这首《羽林郎》里特意设置了“子都”,就是故意将这家奴的条件说得很好(帅气多金有权势),再反衬出胡姬不畏强权,不贪恋美色富贵,使人物形象越发鲜明。
有意思的是,他故意将“子都”和依仗将军势为非作歹的人绑在一起,可谓始作俑者。后世各类文章小说,貌美男子多行为不轨,不是勾人妻女便是断袖,可把不少美男子给坑惨了——当然,这也是小说家语,就不举例赘言。
之所以摘录这首诗,不是因为它暗讽谁谁谁,要讲历史掌故。一个因为它的文风和语言朴实无华,比较接地气,跟昨天评说的《青青河边草》相类似。二个是这首诗的艺术手法较为明显易学,建安及唐朝亦多有模仿者。通常评说这首诗,一般会和《陌上桑》相对照。因为两者内容相同,手法似是而非。都是拒绝色狼的调戏,但表情达意的方式却不一样——一个言辞铿锵步步逼人,一个委婉含蓄留有余地而又绝其妄念。这也是因为两人的身份不同,一个就卖酒女“酒家胡”,一个是“专城居”的贵妇人。秦罗敷兜头喷那使君都没事,因为她有个“专城居”的夫婿。胡姬若当场撒泼打闹,绝对没有好结局。这里反映出了两女的不同智慧,却都达到了让“狂且”退却和保存自身的目的。
世间有此等女子,亦足称奇!但后世话本小说,如胡姬这样的,终究不能避免悲剧收场,即所谓“红颜薄命”。女子美貌而不有才华者,难免被当花瓶而戏弄或自耽;有才华而缺乏勇气决断者,则难免被人惦记而遭难(如《好逑传》)。唯有才华而决断者,方能免于斯世!
另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一句,是互文句。即不管男女,都可以为知己者死,为知己者打扮,此亦人之常情。之前不少人见我讲这个,都说贬低女子,就像说孔子思想反人类一样,吓得我茶杯都掉地上了。一笑……
陌上桑·汉乐府·相和歌辞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注:据沈德潜《古诗源》备注云,《陌上桑》又叫《艳歌罗敷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