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朗读者》、《中国古诗词大会》,一批被誉为一股清流的电视节目在近期火爆。
相比同期的《奇葩说》、《吐槽大会》,早些时候的《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让我妈一个从来不听歌不唱歌的人都能看到出了广告才换台,无非是导演的悬念设置、老师的耍宝,在这一众明星娱乐大众的搞笑综艺节目之外,文化类节目才算真的“奇葩”。小众的都在兴起,当80、90甚至00后成为受众主流,像民谣歌手同样一个个火起来,互联网颠覆了太多,这是一个反叛的时代。
说书讲故事已不是第一次,十年前的《百家讲坛》,可谓众大咖云集的文化苦旅,而在没有遇见互联网之前,没有多种多样的推广形式,没有新媒体文案写手蹭热点,如果不是关注的公众号蹭《朗读者》的热点,如果不是标题党“这个清华初中生满足我对古代才女的一切幻想”,我还真不知道会怎么遇见这些节目。
乐嘉退出非诚勿扰,成为一个心理学讲师,搞出来一个《我是演说家》,演讲者用精湛的语言技巧,讲出一个个可以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那时候便知道语言的力量,有千斤重。
从董卿进入那扇大门,艺术人生式的访谈,人物故事的拍摄,最后情景舞台剧的演绎,和那个跨越年代的广告植入。不敢妄言它的商业属性,但留给朗读的时间确实是少了点。
阅读对我来说却是“只读无用书”,理论书籍很少能读完整一本,四大名著还没参透它文字的奥秘,历史书籍也读的一头雾水。唯一爱读的也就是各种跌宕起伏的小说故事,我确实也是一个爱看故事的人。村上春树让我一次次反观自身,安妮宝贝让我平静的对待生活,这都是无以言表的收获。但读书对我的意义,身处另一个世界,好像我的生命在蔓延,这是我的一种逃离,就算给我一段安静的时光也是美好的。
人们都意识到自己需要阅读,却依然很少拿起一本书。离开学校之后,工作繁忙使我不能拿起书阅读、公交昏暗使我不能拿起书阅读、业余生活琐碎使我不能拿起书阅读、咖啡厅嘈杂使我不能拿起书阅读、电影电视剧没追完使我不能拿起书阅读,在床上拿起手机我感觉还能再活五百年,拿起书我感觉醒着不如睡着。
小说《朗读者》中,(剧透)女主角是一位热爱文学的文盲,她喜欢和男主角做爱,但更喜欢听男主角朗读,二战时期的一封信使她走上审判庭,而她宁愿死也不愿承认她文盲的事实。你愿用一生甚至死亡坚持的一件事是读书么?
我们的确需要朗读者,在这个嘈杂的世界认真倾听,在别人的文字中遇见自己,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一切遇见都没有遇见真实的自己重要。
蓝山 2017.02.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