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Ⅲ)的第三章,这一张题目叫一致的交流。什么叫一致的交流,就是我们要与学生在交流中实现“同频共振”。
同频就是共情,就是让我们与学生处于同一个情感状态状态之下,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亲近,才能信任你。学生是一个单纯鲜活的人,是一个缺乏社会经验的人,因此他们的角色就被共情人,所以需要我们的老师走进学生内心,感受他们的内心,实现“同频共振”。
我时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与学生大多数时候实现不了“同频共振”,明明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却被学生误解、被家长误解,甚至有时候有了一种“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感觉。通过研读这一张,我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没有做到书中提到的“一致的交流”。可能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我们关注点是不一样。
正如书中说的那样:最佳状态的老师,都关注孩子的境况;最差状态的老师,都评判孩子的性格和人品。确实是这样的,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老师总是评价孩子这个做了会怎么样,你不能怎么做,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当孩子听到这些的时候,内心无疑是对抗的。事情已经发生,此时任何评价不仅是无效的,而是还是阻碍学生改正缺点的;这个时候的孩子最想要的是导师,指导他如何走出这个困境;而非判官,对进行道德性格上的裁决。当我们了解到学生的需求的时候,根据需求导向去解决当下发生的问题,那么我们与学生的“一致的交流”自然水到渠成。
回想自己的教育过程中,虽然我极其刻意地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但失误还是犯了不少的。
小潘同学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孩子,人善良、学习力强,但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失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她不知道怎么通过正常的方式去结交朋友,所以往往通过恶作剧、趁人不注意去拍人等等这样的方式去吸引他人的目标。久而久之,她的这些行为在同学们的眼中成了荒诞怪异的存在,不仅没有交到朋友,甚至大家对她远而避之,个别同学在她的挑衅下会出手还击,个子矮小的她哪里是别人的对手,所以经常处于被“揍”的境地。
作为班主任的我,无论是出于给她的保护,还是出于班风的建设,都不能置若罔闻,因此我就找小潘同学聊天。我们聊天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她的行为上,一开始我就明确的告诉她你的行为是不对的,你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去与同学交往,要是这样下去,你在班上就没有朋友了,甚至容易招到同学们暴力的对待……现在看来我犯了一严重的错误,我违背了“一致的交流”原则,我一开始就以一个评判者的态度与她交谈,评判她的行为的对错,评判她的性格和人品。自然而然小潘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对抗的情绪,我们之间的谈话自然就成为了无效的谈话,她不是默不作语就是出言驳斥,以至于后面指导他如何与同学交往她是一点没听进去。我想,前面那些评判的废话,既浪费精力又毫无效果,小潘同学需要的不是审判,而是解决目前境况的方式,她需要老师关注她的境况。因此,最简答高效且快捷的方式,就是理解她想交朋友的心情,同时直接告诉她你应该怎么去做,而不是这样做,并且表示这种改变是有难度的,是要有时间的,其他的话说一句多余的。这才是小潘内心期待的交流,一个能真正走进她内心的交谈。
一致的交流,无论是在我们教育行业,还是在其他行业,都是十分重要的,交流不在一致上面,就会南辕北辙,永远无法达到共识。学会了“一致的交流”,我们职业生涯就成功了一大半,因此,我们要随时随地注意体恤和我们交流对象的境况,与其同频,放可共振。
网友评论